2020年,实际利用外资3163万美元,同比增长480%……这是威海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以来的“三年报”数据。外贸进出口、跨境电商进出口等多个数据均实现指数级增长,跨境电商特殊区域出口始终位居全省第一。
“三位数”增长的背后,是怎样的一组威海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城市国际化密码”?从偏远乡镇工业园,到如今的现代化开放园区。从“零基础”摸索到“全模式”跨境电商载体,综保区在全国叫响了跨境电商的“威海样板”……经过三年的建设运行发展,综保区发展框架全面拉开,重点产业梯次进驻,新兴业态加速突破,承载力吸引力显著提升。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聚焦“五化”发展。威海综保区坚持“4211”工作思路不动摇,并明确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目标——打造联动日韩、辐射全国的中日韩商品集散交易“中心”、连接东北亚和“一带一路”的物流“枢纽”、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精致园区“样板”。
“专业招商+全员服务”掀起精准专业招商引资新攻势
市委经济工作会提出,要高度关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鼓励引导广大企业坚定信心上项目。
今年以来,威海综合保税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于明涛先后带队赴北京、上海、南京、哈尔滨、大连、海口等地开展经贸促进活动,有效促进珠宝加工、菜鸟1210进出口等多个项目签约落地。
综保区借鉴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等先进园区经验,打造“管委会+国有公司”运营模式,按照“专业招商+全员服务”模式,积极发挥“领导带头+专班推进”工作机制,推行多模式市场化招商机制,建立健全专业招商引资机制。
立足“全市对外开放重要载体平台”的定位,综保区整合产业资源、信息资源、人脉资源、政策资源,实施专业化、精准化、实效化招商引资系列攻势,全面掀起招商引资新高潮。1至7月,综保区工作人员分别赴北京、深圳、上海、济南、广州、杭州、海南、哈尔滨等地开展外出招商活动54次,实现到账外资1605.9万美元,同比增长107%。
今年上半年,综保区创新面向国内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采用驻点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等工作方式,加快形成优势力量向项目聚焦用力的推进体系。同时,坚持深耕日韩,利用招商代表、代理机构及各类协会等积极推动国际物流、跨境电商、先进制造等领域的合作。
最近,招商小分队也步履不停。综保区工作人员的脚步来到南京,带着企业负责人一道参加中国市场学会第二十一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论坛。除洽谈合作,还捧回了“威海综保区中日韩商品集散中心”牌子。
不仅马不蹄停“走出去”,综保区还利用市长咨询委员会等平台,有针对性地参加全市产业专题对接活动,持续扩大“中韩跨境电商大会”等活动影响力,抓住1210业务开通、跨境电商秀场开通、重大项目开业仪式等机会,做到“月月有活动、活动有成果”。
不仅是对外开放高地,更是招商引资洼地。跨境电商产业再添“行业巨头”——今年4月,威海综合保税区泓信公司与阿里速卖通达成共同打造产业带扶持计划。预计年底落户商家达到1000家,带动年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额10亿元。与此同时,黄金珠宝加工项目等一批先进制造项目纷纷落户综保区。其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的华溯汉膜科技项目、日月光半导体筹建项目等正在加紧建设中。
61名驻厂员分包43家企业,顶上靠上跟上及时为企解难题
最近,日月光半导体经理王鹏常把综保区管委挂在嘴边。虽然事情已经过去有段时间,但是对于日月光而言,综保区管委真是帮了大忙。
5月中旬,凤林街道管道突然破裂,日月光将面临“1天55万美金”的巨额亏损。接到通知后,王鹏找到综保区管委。综保区管委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协调市水务集团、自来水公司等多个部门,确定最近取水点,为区域内缺水企业送水。
派水罐车2辆,每辆车往返30趟,共运回水150立方米……在综保区工作人员的协调帮助下,日月光平稳度过了这胆战心惊的30多小时。
不仅迅速帮助企业解决突发的急事、难事,综保区内的企业还有专门的分包工作人员全程服务。目前,综保区已派驻61名驻厂员分包43家企业,这些驻厂员也成了联系政企的桥梁纽带。
综保区北区管理局招商部招商专员丁晓庆的另一个身份就是威海精诚特种纤维制品的驻厂员。每天上班,他不是先去自己的办公室,而是先到自己分包的企业里转转,和企业负责人聊聊企业发展近况,问问企业是否有困难。
“精诚订单稳定,但是工人一直存在缺口。”丁晓庆说,为帮助精诚解决这一问题,他帮忙协调,在综保区管委的大屏幕上常年播放精诚的招工启事,还时不时在朋友圈里转发精诚相关介绍与用工需求。
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招工难是许多企业面临的难题。今年年初,驻厂员把用工单位所缺工种、人数等相关信息全部梳理汇总出来,联系综保区党群工作部,在周边村镇张贴企业宣传海报、发放企业用工宣传单,并于3月17日,派出专员赴云南省、贵州省等地4个县洽谈劳务合作事宜,加强与该地职业学院劳务派遣合作,搭建劳务输出线,为综保区企业提供所需劳动力。
企业需要什么,综保区就做什么。综保区结合园区实际情况,开展“12345”服务热线问题专项整改行动,查摆“12345”平台群众不满意问题20项,全部解决到位。制定“服务企业联系卡”,囊括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惠企服务三大类,汇总政策40余条,全部发放到企业手中。入企调研走访,解决企业用工短缺、仓库短缺等问题29个,累计帮助企业招工400余人。
《三年行动计划》进入冲刺阶段,精致园区建设逐渐成型
“国际范”十足的精致厂房鳞次栉比,现代化理念设计的专家公寓、国际商品展示中心加紧施工……作为威海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在综保区产业配套园区内,目之所及处处精美。
如此精致,得益于威海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局制定并印发落实的《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精致城市的相关决策部署,综保区从精当规划、精美设计、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五个方面,打造安全法治、高效便捷、环境优美的园区环境。
6月19日,综保区迪尚众合机电有限公司一期厂房启用,标志企业全面投产。而在今年年初,厂房启用还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在综保区的顶层设计与全程“护航”下,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一期面积8600平方米的迪尚众合仅用半年时间顺利竣工,一年内开工、建成、投产,展现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综保区速度”。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将达5亿元,年纳税4000万元以上。
这是综保区精致园区三年来“精致成长”中的一个缩影。最初的乡镇工业园已嬗变为多个精致产业园。其中,跨境电商创新产业园还入选省重点项目、山东省服务业特色小镇培育名单,获批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
“在前期规划园区时,我们聘请各行业专家对园区进行专业设计规划,优化综保区空间发展布局。”综保区规划建设局工作人员鞠晓霞介绍,在设计时,他们会学习借鉴东京、釜山等城市产业园设计,与国际产业园要求接轨,并针对入驻企业特点,量身定做设计方案,打造满足不同行业特点的特色园区。
图丽氏纸业(威海)有限公司就是精致园区中的典型之一。综保区在助其规划建设厂房时,十分重视对标国际先进:打造恒温恒湿车间,采用先进的消防系统等。如今,产品性能趋于稳定,达到韩国同类商品水平,增强了英方股东投资、扎根综保区的决心,把厂区产品定位扩展到全世界范围(包括中国区)销售。预计2024年集团公司销售额将达2亿美元左右。
更多的新生力量在不断迸发。在综保区产业配套园区内,沿着宽阔的马路一路向西,道路两旁随处可见场面火热的施工现场。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人才公寓一期、配套区道路管线市政工程等10个在建项目正加快建设。
前期顶层设计精心规划,建设园区时更要用心用情。综保区以打造精品工程、百年工程为目标,持续推进综保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高标准建设。先后启动配套区“五横六纵”道路建设,创新自来水污水一体化运营机制,探索综保区“一站式”供电服务新模式等工程项目。
今年年底,园区预计将实现建筑及基础设施硬环境和管理软环境全面提升,成为规划设计一流、建设品位高端、园区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备的国际化、现代化精致园区。
■故事
“老东家”涅槃重生 老员工快速回岗
最近,闫霞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回了肚里。她的“老东家”世一电子被常州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并购。她也被返聘回岗,在生产线还未全部恢复生产时,作为老职工培训新员工,帮助他们快速上岗。
2020年7月25日,世一电子突然发出公告:韩资方要撤资,并于1周内解散70%的员工。
作为韩国独资企业,公告发出也就代表企业最终要走向破产清算结局,所有员工都面临下岗危机。担任生产部总管一职的闫霞更是被这个消息打入了低谷。“我已经45岁了,去哪找这样的工作呢,我家是双职工,孩子还在上初中……”闫霞说,当时感觉生活一片灰暗。
闫霞等人在这边犯难时,综保区相关工作人员早已动身:对全部1004名职工登记造册,建立沟通渠道,及时公布信息;推动企业筹集职工补偿资金,于8月14日将4000万元职工离职补偿金全部发放到位;组织3场世一电子职工专场招聘会,127家企业到场招聘,成功吸纳就业160余人,达成聘任意向300多人。
虽然招聘会场场不落,但闫霞还是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2020年11月1日,身为生产部总管,闫霞留下做收尾工作,阖上生产车间的大门,告别了她的“主战场”。不过,让闫霞难过的时间并不长。
综保区没有放弃企业和职工,主动对接光洋股份,登门招商、上门推介,分头做双方工作,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30余次走进世一电子厂区办公室和韩方代表相约洽谈,20余次邀请双方来综保区协商谈判……最终,综保区用诚意和专业打动了双方企业,促成了合作。
2020年11月24日,光洋股份与世一电子正式签订并购协议。第二天,闫霞便接到了光洋股份的电话:“我们想返聘老员工,待遇不会比先前低,希望你们能回来。”
接到电话的闫霞喜极而泣,立刻赶回了阔别25天的厂房,推开生产车间的大门。随后,每天都会有老员工相继返岗。目前,已有超一半员工返回原岗位,并不断增加。
眼下,世一电子处处都在进行提档升级:设备改造、污水处理、办公场所等,待7月中旬后改造完成,将全面进入“新时代”。“企业发展好了,我们员工的待遇还用愁吗!”提及未来,闫霞憧憬地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杜晓莹 宫子媛 通讯员 侯佳男/文 威海综保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