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设置全员监测点、排查走访不漏一户,威海筑牢疫情防控“村居防线”

2021-08-13 编辑: 宋倩

      社区、村居是最基本的城市单元,8月10日、11日,记者走进我市各社区、村居,了解这道离居民最近的防疫防线是如何筑牢的。

      预防升级 社区有了全员监测点

      “现在系统升级,登记和检测中间的等待区可以去掉了。”“每隔几米要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指引。”8月11日上午10时,走进经开区西苑街道曲阜康盛社区,社区工作人员正在演练全员核酸检测。

      “疫情形势严峻,我们要做足‘事前准备’,才能遇事不慌。”现场,正在清点防疫物资的社区工作人员孙杰说道。

      曲阜康盛社区共2900余户居民,常住人口有6700余人,外地人口占据不小的比例,人口的流动性大,在疫情防控方面承受一定压力。

      连日来,社区全面启动居民人员摸排、扫码登记、定时消杀等“规定动作”,升级防疫细节。同时,在辖区内设置两个全员监测点,以备不时之需。

      点位选择在开阔的户外,设置两个采样通道,每个通道分为登记处和采样处,居民先刷身份证进行系统登记,紧接着进行核酸采样……记者在现场看到,眼下,两个监测点的隔离线、遮阳棚、标牌和指引牌均已配备到位,防护服、手套、口罩、消毒剂等物资也已经更新完毕,被统一摆放在社区活动室。

      “单元门、楼梯把手都要仔细一些,把消毒液喷洒均匀。”“楼道居民出入的必经场所,消毒可不能马虎。”临近中午,两名身背消毒瓶的物业工作人员正在对楼道、单元门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杀、擦拭,“每周定期消杀,并保持楼道通风。”物业工作人员表示。

      内外兼顾 排查走访不漏一户

      “是否经过风险地区,返威后有没有做过核酸检测,结果怎么样,打疫苗了吗,打了几针?”8月11日9时,来到高新区田和街道东河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边拿着手机通话,一边操作着电脑,将居民们的反馈及时记录下来。

      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正争分夺秒对来威返威人员进行信息排查和登记。“我们一一打电话询问居民近期旅居史,同时也有大量来威返威人员不断地打来电话咨询。”接打电话的间隙,社区党总支书记宋菲菲向记者介绍。

      三天时间,东河北社区6名工作人员已经随访了600多人,最多的时候一人一天接打200多个电话,将随访居民信息全面登记记录。

      “前期,我们还通过微信群线上签到记录情况,然而有些老人对手机操作流程不熟悉,仅仅线上统计不足以做到全方位覆盖,我们便发动志愿者挨家挨户敲门核实人员进出情况。”宋菲菲介绍。

      与社区一街之隔的欧乐坊商圈是居民们出门采买的必到之处,如何营造安全无忧的购物环境?10时,记者随社区工作人员来到欧乐坊商区,察看商铺的防疫情况。

      “咱们商家要在显眼的地方张贴‘本区域已消毒’的字样,我们自己做好消毒工作,也要让顾客知道、安心。”“戴好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绿码、登记人员信息、消毒情况记录,一个都不能少。”宋菲菲说,进入八月以来,大规模的商户排查,已经进行了5次。

      “小巷管家”出动 防疫知识宣传入户

      “出门戴好口罩,勤洗手,家里多通风。”8月10日下午3时,环翠区鲸园街道古北社区的“小巷管家”谷淑芳,敲开了当天第30户居民的家门,这样的“摸排+宣传”工作,已经成了谷淑芳的日常。

      “这段时间里,我们的小巷管家、楼长、单元长们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和志愿者及热心居民组成‘志愿服务队’,‘50后’‘60后’中老年居民走在入户一线,‘70后’‘80后’等青年一代发挥中坚力量,排查岗、消杀岗、宣传岗……在每一个需要出力的地方都留下了身影。”古北社区居委会委员谭颖智说。

      在外防输入的关键时期,增强居民的自我防护意识必不可少。除了在入户排查走访时挨家挨户宣传,记者在社区门口看到,疫情防控宣传展板被摆放在显眼位置,每个单元楼门口张贴了告示进行防疫宣传。

      “我们随时把实时更新的防疫相关知识和宣传视频转发到每个单元群,‘小巷管家’们拿着‘大喇叭’在社区进行疫情防控,营造浓厚的防控氛围,提高居民的防疫意识。”谭颖智说。此外,“小巷管家”也会配合社区工作人员检查小区商户的疫情防控工作,配合街道在疫苗接种点引导居民有序排队、接种。

      下午4时,谷淑芳的“入户排查+宣传”工作还在继续,在此过程中,不少居民反馈了他们的共同感受:“社区工作人员、小巷管家、志愿者,大家攥指成拳,排查细致、防控升级、宣传到位,我们心里都很踏实。”

      接种与摸排采样“双管齐下”

      8月11日不到7时,临港区草庙子镇卫生院里就井然有序地排起了疫苗接种队伍。前来接种的居民都戴着口罩,按照流程依次登记、排队、接种、留观。

      “我们接种的是第二针,昨天接到社区工作人员通知,今天就抓紧时间过来了,现在全家都已经完成了接种。”现场,家住林泉社区的居民许建波说。

      在全市各个村镇,全面摸排走访、积极鼓励居(村)民接种疫苗,为疫情防控上了“双保险”。

      为确保全区居民快速接种,8月11日,南海新区南海医院的疫苗接种“直通车”开进了各个村居。“我们每天在不同的村庄开展定点疫苗接种服务,每天的接种人数大概在500人左右,截至目前已经接种8万多剂次新冠病毒疫苗,有效减少居民出行,避免人员聚集。”南海医院院长孙永海介绍。

      在70公里外的环翠区桥头镇,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也在有序进行。记者看到,在医务人员和防疫志愿者的引导下,村民们严格按照“一米一人”的间隔距离排队进入疫苗接种点,整个过程快速有序。

      “近期我们每天都会接到数百条入威返威人员信息,在协助派出所进行核查入威返威人员、排查随访的同时,我们同步统计了村民们的疫苗接种信息,确保全面掌握情况,并动员没有接种的人员尽快接种。”桥头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介绍。(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张萌 实习记者 孙学玲/文 张萌 刘志鹏/图 通讯员 李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