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很多人从小就会背诵《二十四节气歌》。那你知道哪个节气昼夜等长吗?没错,就是春分、秋分。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威海市文登区界石镇的旸谷山可是春分的测定地哦!
旸谷山位于昆嵛山主峰泰礴顶东北约7公里,背靠“海上仙山之祖”昆嵛山,三面环海,四季分明,素有“日出旸谷天下明”之说。
而旸谷山最为众人所知的故事,就是“羲仲宾日”。
相传4000多年前,尧帝为了弄懂农时,总结播种、收获规律,提高农业生产力,派出大臣奔赴东西南北四个天象观察地去测定节气、拟定历法。而羲仲就一路向东,来到了旸谷山。
在旸谷山住下后,羲仲每天早晨站在山坡上恭迎太阳,时刻观察太阳和天象变化,同时记下不同时节、不同天象对大地上树木花草的影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羲仲宾日”。羲仲经过大量的调研分析,确定了春分的时间,为四季的确定和二十四节气最终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清《文登县志》记载:“旸谷在县西六十里,尧命羲仲宾日处。”
2012年,文登区界石镇旸里店村北的旸谷山顶曾发掘出距今四五千年前的石墓,进一步证明了旸谷山周边很早就有人居住。
置身旸谷山,收获的不仅仅是怡人景色,舒畅心情,更能脚踏同一片旸谷山地,品味先贤故事;迎着同一轮明日,感悟先贤智慧,来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如今,界石镇正加紧“春分小镇”建设,融入“羲仲宾日”的历史元素,让更多市民和游客了解威海和“春分”、二十四节气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