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威海营商行丨“科技副总”挂职搞科研,企业有了“智囊团”

2021-08-23 编辑: 宋倩

      

      眼下,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赵维玮正忙着为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设备进行三维图绘制。“预计年底前将完成设备的技术改造与升级,技术改造完成后,将大幅提高轮胎质量检测效率。”赵维玮说。

      大学教授为啥对一个企业这么上心?事情还得从8个月前说起。

      去年11月8日,赵维玮等23名武汉理工大学优秀专家教授及37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一同来到荣成市,挂职重点企业的“科技副总”。

      这是武汉理工大学威海研究院创新建立的“科技副总”挂职制。今年1月加入“1+4+N”创新平台体系后,研究院充分发挥校地合作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科技副总”挂职制,对接学校本部科技人才与我市企业,为双方牵线搭桥,加速项目成果转化,为我市深化校地企合作共赢探索有效路径。

      “‘科技副总’在企业挂职期间,每年驻企不少于3个月。”武汉理工大学威海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前期调研、需求征集,研究院为企业精准匹配“科技副总”。在企挂职期间,“科技副总”带研究生及团队深入企业,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科技创新等方面提供产学研服务,一对一帮助解决技术需求。

      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董事长车宏志介绍,经过大半年的交流合作,“科技副总”帮助企业攻克了多个科技难题,企业科研有了“智囊团”,向高端市场发力有了更多底气。

      “研发遇到技术难题、生产工艺落伍了,很多时候不知道找谁;许多高校专家,即使企业能接触到,我们也请不来。”车宏志说,邀请名校专家合作,曾是企业的“痛点”——接待、服务、配套设备等一系列成本。如今有了“扎根”企业的“科技副总”,企业不再需要四处寻找高端技术人才,他们的发展信心更足了。目前,企业正积极与教授及其团队沟通,希望能与教授直接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加深合作,带领企业迈上新台阶。

      因“科技副总”挂职制结缘高端科研人才而受益的企业不止浦林成山一家。“科技副总”打通了科研与生产提质对接的通道,带动科研成果与项目就地转化、产业化。

      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选派“科技副总”到企业挂职,既是一种有效的柔性引才方式,也有利于精准开展产学研合作,助力我市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已有3名教授的4个项目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其中,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威海研究院院长朱凌教授与黄海造船联合攻关的“8000kw南极磷虾捕捞加工一体船总体设计及产业化”项目已具备产业化条件,第一艘南极磷虾捕捞船正在建造中,四艘建造完成后可为企业增加销售收入最高达20亿元。(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宫子媛/文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