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报到”服务、诚信社区建设、特色项目营造……今年以来,环翠区各社区立足民生小事,在群众中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针对群众所思所盼所需设计党组织服务项目,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举措,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融合共治,社区服务提速升级的新路子,赢得众多百姓点赞,也让社区处处透着温情和温暖。
“双报到”营造“共治美”
“有一次电视出现蓝屏,我年纪大了也不会调,孙老师来到我家帮忙调好了。”近日,竹岛街道翠竹社区老人姜锡铅向社区工作人员细数着孙凯的“微实事”。
孙凯是居住在翠竹社区的居民,也是翠竹小学的一名教师。自环翠区“双报到”工作开展以来,孙凯积极前往社区报到,社区在摸清个人基本情况及所在楼宇情况后,为他量身定制了为老服务项目。认领项目后,孙凯主动为楼上老人送去服务卡,提供打水、指导使用智能手机、垃圾分类投放等服务,给老人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翠竹社区从居民职业身份构成、社区治理问题、居民需求类别等资源、问题、需求入手,摸清底数、理明清单、定好项目,按照“一楼一分析、一户一定制”的方式,对居住在社区的60余名机关干部、10余名教师量身定制可以参与的服务活动和治理项目,并加强主动联系对接,激发机关干部、教师等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增加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利用好150名小巷管家的网格触角作用,主动发现认定居民自觉的诚信行为,通过给予社区诚信指数加分的方式,让居民自觉的诚信行为得到认可和尊重,推动诚信行为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的行动自觉。
今年,环翠区以推动五进领域有效融合互通为目标,以社区为突破口,制定了全区统一的“社区诚信指数赋分标准”,把“双报到”的工作范围由党员扩大到全体在职人员,采取“居住地社区为主、单位联系报到社区为辅”的方式,由机关、学校带头推进,企业跟进实施,努力推动各类主体融入社区、主动服务。目前,全区80家机关、60家教育机构、试点的50家企业1.3万余名干部职工到社区报到,112个社区与驻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实施服务活动12.5万次,引导广大群众不仅在单位是好员工、好干部、好老师,回到社区更是好市民、好邻居、好榜样。
诚信活动助推“商居美”
“孩子参加了社区的诚信活动,回家后开心地跟我分享,我很感激社区,也想做点什么。”环翠楼街道塔山社区的流动商户丁波说。
了解流动商户的需求后,塔山社区管家们与商贩代表精心策划,把商贩每日收摊后未售出的瓜果蔬菜免费配送给社区困难居民和独居老人,同时创新推出“诚信一元爱心菜”兑换活动,设置了居民“诚信自取”无人收款自取点,居民凭借诚信指数和一元钱就能定期定量地购买蔬菜。“参与社区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活动,既帮我们解决了未售出蔬菜的问题,又获得社区居民对我们的认可。”商户丁波开心地说。
近年来,环翠区抓住文明城市创建契机,不仅鼓励商贩参加社区各项诚信活动,还积极探索诚信指数、星级评定、红灰榜诚信评价等多项举措,对于诚信评级高的商贩推行摊位费打折、免费宣传等优惠,对于诚信评级低的商贩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商户行为,有效解决了社区治理难题,为居民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
特色项目提升“幸福美”
“通过开展墙体彩绘,社区的墙面焕然一新,成了网红打卡点,很多社区居民都来这里拍照。”张村镇怡沁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媛翡说。
今年,怡沁园社区党支部携手威海七中,以彩绘墙打造为切入点,组织动员学校美术教师发挥专业特长,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校园周边社区营造,开展了“同心共绘文化墙 创意弘扬文明风”活动,完成近20米的爱国主题涂鸦墙。除此之外,威海七中的音乐教师走进社区开展服务,充分发挥音乐教师的文艺特长,开展了“共享幸福教育 共建和谐家园”的文艺汇演活动。“现在只要社区有需要,威海七中的骨干教师随时进社区现场指导文艺活动。有了他们的加入,我们的社区活动越来越丰富。”社区工作人员刘俊霞高兴地说。
“可以在这里铺上鹅卵石,设置流线型的走廊。”“我觉得这棵树周围可以安装木质环形座椅。”“这块儿咱们种上花。”……日前,由竹岛街道文昌社区居民组成的幸福规划师队伍,正热烈地讨论小花园的改造方案。近期,文昌社区党委以小区改造为契机,针对基础设施老化、社区绿化少、居民无休闲活动场所等前期调研问题,联合威海市善若社会工作研究与服务中心共同打造了以“社区景观营造”为主题的特色项目。
社区充分发挥居民在不同领域的特长和资源,广泛开展民主协商,借智借力,鼓励居民参与规划“我家花园”打造、楼间花廊、党史墙彩绘、花箱认养等景观项目,同时植物养护知识课堂也在社区开课了,怎么松土、施什么肥、如何给植物“治病”等干货知识让居民收获满满。经过提档升级,文昌社区“洋气”起来,居民参与美好家园建设的热情也逐渐高涨。
温泉镇双泉城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威海市救助站为老年人安装小夜灯、卫生间安全扶手,点亮了社区敬老情;张村镇皂河社区联合环翠区法院打造“活力皂河 法在身边”共建项目,定期开展“法律在我心”等普法教育讲座,提高居民的守法意识;鲸园街道朝阳社区联合共建单位,每月选取一天为社区老年人开展拍证件照服务,打造有温度的社区……今年以来,环翠区各社区党组织以信用融合为抓手,立足“美好生活 从社区开始”的理念,积极开展各项特色为民服务项目70余项。倡导协商民主的发展理念,让居民自己的事自己商量办,不断激发居民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合力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孙艺嘉 实习记者 王威晨 通讯员 李添鹏 李娜)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刘佳琳
“双报到”营造“共治美”
“有一次电视出现蓝屏,我年纪大了也不会调,孙老师来到我家帮忙调好了。”近日,竹岛街道翠竹社区老人姜锡铅向社区工作人员细数着孙凯的“微实事”。
孙凯是居住在翠竹社区的居民,也是翠竹小学的一名教师。自环翠区“双报到”工作开展以来,孙凯积极前往社区报到,社区在摸清个人基本情况及所在楼宇情况后,为他量身定制了为老服务项目。认领项目后,孙凯主动为楼上老人送去服务卡,提供打水、指导使用智能手机、垃圾分类投放等服务,给老人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翠竹社区从居民职业身份构成、社区治理问题、居民需求类别等资源、问题、需求入手,摸清底数、理明清单、定好项目,按照“一楼一分析、一户一定制”的方式,对居住在社区的60余名机关干部、10余名教师量身定制可以参与的服务活动和治理项目,并加强主动联系对接,激发机关干部、教师等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增加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利用好150名小巷管家的网格触角作用,主动发现认定居民自觉的诚信行为,通过给予社区诚信指数加分的方式,让居民自觉的诚信行为得到认可和尊重,推动诚信行为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的行动自觉。
今年,环翠区以推动五进领域有效融合互通为目标,以社区为突破口,制定了全区统一的“社区诚信指数赋分标准”,把“双报到”的工作范围由党员扩大到全体在职人员,采取“居住地社区为主、单位联系报到社区为辅”的方式,由机关、学校带头推进,企业跟进实施,努力推动各类主体融入社区、主动服务。目前,全区80家机关、60家教育机构、试点的50家企业1.3万余名干部职工到社区报到,112个社区与驻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实施服务活动12.5万次,引导广大群众不仅在单位是好员工、好干部、好老师,回到社区更是好市民、好邻居、好榜样。
诚信活动助推“商居美”
“孩子参加了社区的诚信活动,回家后开心地跟我分享,我很感激社区,也想做点什么。”环翠楼街道塔山社区的流动商户丁波说。
了解流动商户的需求后,塔山社区管家们与商贩代表精心策划,把商贩每日收摊后未售出的瓜果蔬菜免费配送给社区困难居民和独居老人,同时创新推出“诚信一元爱心菜”兑换活动,设置了居民“诚信自取”无人收款自取点,居民凭借诚信指数和一元钱就能定期定量地购买蔬菜。“参与社区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活动,既帮我们解决了未售出蔬菜的问题,又获得社区居民对我们的认可。”商户丁波开心地说。
近年来,环翠区抓住文明城市创建契机,不仅鼓励商贩参加社区各项诚信活动,还积极探索诚信指数、星级评定、红灰榜诚信评价等多项举措,对于诚信评级高的商贩推行摊位费打折、免费宣传等优惠,对于诚信评级低的商贩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商户行为,有效解决了社区治理难题,为居民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
特色项目提升“幸福美”
“通过开展墙体彩绘,社区的墙面焕然一新,成了网红打卡点,很多社区居民都来这里拍照。”张村镇怡沁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媛翡说。
今年,怡沁园社区党支部携手威海七中,以彩绘墙打造为切入点,组织动员学校美术教师发挥专业特长,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校园周边社区营造,开展了“同心共绘文化墙 创意弘扬文明风”活动,完成近20米的爱国主题涂鸦墙。除此之外,威海七中的音乐教师走进社区开展服务,充分发挥音乐教师的文艺特长,开展了“共享幸福教育 共建和谐家园”的文艺汇演活动。“现在只要社区有需要,威海七中的骨干教师随时进社区现场指导文艺活动。有了他们的加入,我们的社区活动越来越丰富。”社区工作人员刘俊霞高兴地说。
“可以在这里铺上鹅卵石,设置流线型的走廊。”“我觉得这棵树周围可以安装木质环形座椅。”“这块儿咱们种上花。”……日前,由竹岛街道文昌社区居民组成的幸福规划师队伍,正热烈地讨论小花园的改造方案。近期,文昌社区党委以小区改造为契机,针对基础设施老化、社区绿化少、居民无休闲活动场所等前期调研问题,联合威海市善若社会工作研究与服务中心共同打造了以“社区景观营造”为主题的特色项目。
社区充分发挥居民在不同领域的特长和资源,广泛开展民主协商,借智借力,鼓励居民参与规划“我家花园”打造、楼间花廊、党史墙彩绘、花箱认养等景观项目,同时植物养护知识课堂也在社区开课了,怎么松土、施什么肥、如何给植物“治病”等干货知识让居民收获满满。经过提档升级,文昌社区“洋气”起来,居民参与美好家园建设的热情也逐渐高涨。
温泉镇双泉城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威海市救助站为老年人安装小夜灯、卫生间安全扶手,点亮了社区敬老情;张村镇皂河社区联合环翠区法院打造“活力皂河 法在身边”共建项目,定期开展“法律在我心”等普法教育讲座,提高居民的守法意识;鲸园街道朝阳社区联合共建单位,每月选取一天为社区老年人开展拍证件照服务,打造有温度的社区……今年以来,环翠区各社区党组织以信用融合为抓手,立足“美好生活 从社区开始”的理念,积极开展各项特色为民服务项目70余项。倡导协商民主的发展理念,让居民自己的事自己商量办,不断激发居民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合力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孙艺嘉 实习记者 王威晨 通讯员 李添鹏 李娜)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刘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