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家庄村
都市出行最让人挠头的是啥事
十有八九是「停车难题」
遇上阴天下雨或者周末假期
想找个满意的停车位
简直堪比春运买张归乡的车票
那么,古时候的威海
只能靠马、牛、骡、驴出行时
是如何解决停车难题的呢?


行走在威海的村庄里
细心的人会发现
在那些青石灰砖的墙上
镶嵌着带有孔眼的石头
或精致、或粗陋,形状各异


而这些
外貌相似又各不相同的石头
正是古时的停车位


◎北申格村
北申格村92岁的丛培华告诉记者
这些是旧时的拴马石
在威海也被称作“马吊子”
到现在少说也有百年的历史了


◎郭家庄村


◎周家庄村
据考证:
明清两代
石刻的拴马石已经非常普遍
民国以后
汽车等新的代步工具慢慢替代了骑马出行
拴马石就逐渐减少了




◎王家疃村
马、牛、骡、驴
在胶东地区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工具
一个家庭拥有的土地越多
所需的牲口也就越多
所以在很多人的心里
拴马石也是财富的象征和标志




◎蒋家庄村
正因为拴马石在一定程度上
是主人身份的象征
所以它在拥有数量、雕刻精美度等方面
是很有讲究的


◎吴家村


◎蒋家庄村
拴马石以坚固耐磨的整块青石雕凿而成
厚度20厘米左右,外窄内宽
大多砌在宅院大门边的院墙
或者是房后的墙上


◎垛岭村


◎周家庄村


◎留村
富贵人家的拴马石种类多样
从上图可以看到
这是一种外嵌式的拴马石
有着半圆形带孔


◎王家疃村


◎东上庄村


◎东楮岛村
而这种外嵌式的拴马石
形状则为外方内圆




◎旸里村


◎垛岭村
还有一种外嵌式的拴马石
像是人的耳朵
雕刻更加精美


◎碑鲁村


◎报信村
这种拴马石属于内嵌式
精雕细刻,技术含量高,造价高一些
乍一看就像是牛鼻子
是整体镶嵌在墙里的,略有突起
基本上与墙面是持平的




◎郭家庄村
与上面几种相比
普通家庭的拴马石
稍微简易一些
比如这种形状不规则的拴马石




◎吴家村
更多家境一般的农户
并不追求体面,更看重实用
他们将生铁环嵌入墙里
代替造价更高的拴马石


◎北申格村


◎碑鲁村


◎郭家庄村
经过上百年
甚至更长时间的自然风化
这些石头已经越发圆滑
有的不再坚硬,变得脆弱
一次不经意的磕碰就会致其破碎,甚至断裂


◎周家庄村




◎蒋家庄村
拴马石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见证
它不只是一块石头
其中蕴涵着彼时社会的
乡俗、乡风、乡情、乡规、乡约


◎吴家村


◎报信村
任庭前花开花落,看天上云卷云舒
时间就这样悄悄走过
两位耄耋坐在有两百年历史的老宅前
有一搭没一搭地唠着过去岁月的磕儿




◎郭家庄村
秋雨绵绵滴答在墙头
逐渐洇湿了老墙
墙上的拴马石则静静地聆听着岁月的流淌
任由风吹雨淋,日月交替




◎郭家庄村
拴马石上的绳索已断了百年
坚硬的石头上被勒出了深深的痕迹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房子由青石灰砖的平房
变成了钢筋水泥的楼房
昔日的牛车、马车、骡子车
变成了汽车、单车、电动车


◎中我岛村
如今,老墙和拴马石犹在
可唯独不见了拴着的牛马
某些旧时光老事物已悄然远去
陈年往事需要我们细心体会和发掘
(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彬 文/图)
值班总编:孙 锋
复审:谭立勇
编辑:岳 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