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威海市文登区税务局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支持乡村振兴税费政策和便民办税措施,将助力乡村振兴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优化提升税费服务,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为乡村振兴贡献税务力量。
产业振兴,花饽饽“蒸”出新气象
“又一锅热乎乎的花饽饽出炉啦!”走进威海大地食品有限公司,一派繁忙景象,热气腾腾、形态各异的特色五彩面花饽饽、小动物花饽饽,经过配料、揉面、造型、蒸制、冷却、装箱,变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艺术品”,代表一份份祝福摆上老百姓的餐桌。
花饽饽也有大作为。今年以来,威海市文登区税务局精准聚焦花饽饽等当地特色产业,成立助农税收服务团队,积极开展“滴灌式”纳税服务,税务干部深入生产一线,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实现农产品收购、产业初加工、精细加工、产品研发、员工培训的“全链条”税收指导,及时指导企业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助力涉农产业开源节流,帮助企业精准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打通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这几年我们的订单逐步向好,产品市场反映一直很好。税务局的服务宣传也很到位,去年疫情期间不方便出去领取发票,幸亏税务部门早就跟我们宣传了‘非接触式’办税,让我们足不出户可以办理相关业务。今年又推出‘税务专邮’服务,上午提交的领取发票申请,下午发票便邮到手。越来越便利的办税,让我们感受到满满的获得感。”威海大地食品有限公司财务科长胡文潇表示。
据了解,文登区税务局在优化服务举措,缩短办税时间上精准发力,聚焦小微企业经常接触的发票业务,拓宽增值税发票邮寄渠道,深化与邮政部门的合作,推出“税务专邮”服务,纳税人只需通过电子税务局进行申请,即可选择享受该项服务。与“票e送”相比,“税务专邮”服务邮寄发票速度快,本地企业当天申领,当天送达,节约了路上的时间,避免了到厅领票的办税成本,真正让纳税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现代化纳税服务。
信用助力,水产品“走”出新市场
威海隆恒食品有限公司拥有员工50余人,是一家海鲜速食加工企业,主要从事水产品、肉制品、蔬菜、速冻面米食品、速冻调制食品的加工及销售,直接带动了30余户农户致富,是当地规模较大的海鲜速食加工企业。销售渠道分布于线上、线下及连锁加盟,线上主要客户有京东自营、天猫超市等。
为帮助企业顺利开展线上销售业务,免于涉税事项后顾之忧,文登区税务局税收专家顾问时刻关注企业在发票开具、政策辅导方面的需求,实地问需问计,与企业代表面对面座谈。“去年的疫情对我们影响挺大的,今年我打算扩大规模再生产,但没资金,融资难,让我的计划难以实现。”座谈会上,威海隆恒食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商建英提出了自己的困难。
了解到企业情况,文登税务部门立即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详细查看,并将纳税信用情况重新评定为B级,很快,便从银行成功贷款。“去年疫情时期,税务部门便针对我们遇到的困境,及时伸出援手,不但帮助我们招聘员工,还为我们找寻了合适的原料卖家,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难、原料少的问题。现在又及时为我们评定了纳税信用等级,得以顺利从银行贷款,有了这笔钱,我又可以扩大再生产了!”看着取得的贷款,商建英的喜悦溢于言表。
今年以来,威海市文登区税务局积极完善纳税信用体系建设,将纳税信用管理作为支持乡村振兴,助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纳税信用评定结果运用,充分发挥纳税信用等级作用,以“银税互动”为发力点,积极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及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配合联动,为高信用、依法纳税的中小企业送去免抵押的复工复产贷款,有效破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与此同时,强化信用动态治理,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通过提供培训辅导,做出信用承诺、加大监管力度等方式进行信用修复,对符合条件的失信企业进行信用修复,让良好的纳税信用成为企业融资发展的“金字招牌”。
驻村帮扶,小村落展现新面貌
助力乡村振兴,是税务人不解的乡土情结。2019年10月,文登区税务局干部荣风沙,派驻到文登区高村镇虎山村担任第一书记。
“村子发展好不好,问一下老百姓才知道。”为帮助老百姓打开致富路子,从此,一个人、一个本子,荣风沙每天上门走访,摸清底数,把群众的情况、诉求都一一记在本子上。到村不足一月,他便把村里的情况理得一清二楚。
掌握到一手资料后,他便开始与“两委”成员商议脱贫的路子,在民生、农村发展、精神文明方面,抓重点,找堵点,破难点。他积极协调配合镇党委、政府环境整治工作,发动村民参与植树绿化,截止目前已种植树木5000余颗。对全村的自来水与污水进行改造,挨家挨户安装净水器,集中建造“无味”厕所。积极协调文登区税务局,拨付资金6万元,加固水库,增加防洪能力。考虑到村中老龄化严重,养老问题日益加剧的现状,他积极协调镇党委等相关部门,建造规模约为20间房屋的“幸福大院”,建成后可提供20余人的住宿,容纳50余人同时就餐。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情况,他积极协调,将村中闲置土地的充分使用起来,流转土地210亩,年可增加收入5万余元。村民们由衷地感叹:“村容村貌、居住条件、服务保障都今非昔比。环境好了,收入增加了,心里也更敞亮了,过日子都有了精气神。”
“荣书记不止是村里发展的带头人,还是我们税务业务的顾问呢。”原来,前几日,村民于国志打算将自己种植的苹果卖给收购商,卖家需要他开具发票,但从来去过税务的他对如何开发票犯了难。荣风沙知道后,立刻将开具发票的相关事项详细告知,并陪同其到办税服务厅成功开具发票。驻村以来,他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特性,主动当起了全村的“税收顾问”,集中整理一系列适用于本村发展实情的税收政策,分门列举享受主体、享受条件与优惠内容,确保税收优惠的福利真正落到老百姓的手中。
从花饽饽特色农业蒸蒸日上,到水产品的线下到线上,再到帮扶村的旧貌换新颜,每一次乡村振兴中都少不了那一群蓝色身影……在文登区税务局的倾情帮扶下,一件件便民实事惠及农家,一个个农家企业稳步发展,一个个产业如雨后春笋,处处迸发着生机与活力。(来源:威海市税务局)
值班总编:孙 锋
复审:孙美玲
编辑:付宇婷
产业振兴,花饽饽“蒸”出新气象
“又一锅热乎乎的花饽饽出炉啦!”走进威海大地食品有限公司,一派繁忙景象,热气腾腾、形态各异的特色五彩面花饽饽、小动物花饽饽,经过配料、揉面、造型、蒸制、冷却、装箱,变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艺术品”,代表一份份祝福摆上老百姓的餐桌。
花饽饽也有大作为。今年以来,威海市文登区税务局精准聚焦花饽饽等当地特色产业,成立助农税收服务团队,积极开展“滴灌式”纳税服务,税务干部深入生产一线,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实现农产品收购、产业初加工、精细加工、产品研发、员工培训的“全链条”税收指导,及时指导企业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助力涉农产业开源节流,帮助企业精准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打通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这几年我们的订单逐步向好,产品市场反映一直很好。税务局的服务宣传也很到位,去年疫情期间不方便出去领取发票,幸亏税务部门早就跟我们宣传了‘非接触式’办税,让我们足不出户可以办理相关业务。今年又推出‘税务专邮’服务,上午提交的领取发票申请,下午发票便邮到手。越来越便利的办税,让我们感受到满满的获得感。”威海大地食品有限公司财务科长胡文潇表示。
据了解,文登区税务局在优化服务举措,缩短办税时间上精准发力,聚焦小微企业经常接触的发票业务,拓宽增值税发票邮寄渠道,深化与邮政部门的合作,推出“税务专邮”服务,纳税人只需通过电子税务局进行申请,即可选择享受该项服务。与“票e送”相比,“税务专邮”服务邮寄发票速度快,本地企业当天申领,当天送达,节约了路上的时间,避免了到厅领票的办税成本,真正让纳税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现代化纳税服务。
信用助力,水产品“走”出新市场
威海隆恒食品有限公司拥有员工50余人,是一家海鲜速食加工企业,主要从事水产品、肉制品、蔬菜、速冻面米食品、速冻调制食品的加工及销售,直接带动了30余户农户致富,是当地规模较大的海鲜速食加工企业。销售渠道分布于线上、线下及连锁加盟,线上主要客户有京东自营、天猫超市等。
为帮助企业顺利开展线上销售业务,免于涉税事项后顾之忧,文登区税务局税收专家顾问时刻关注企业在发票开具、政策辅导方面的需求,实地问需问计,与企业代表面对面座谈。“去年的疫情对我们影响挺大的,今年我打算扩大规模再生产,但没资金,融资难,让我的计划难以实现。”座谈会上,威海隆恒食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商建英提出了自己的困难。
了解到企业情况,文登税务部门立即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详细查看,并将纳税信用情况重新评定为B级,很快,便从银行成功贷款。“去年疫情时期,税务部门便针对我们遇到的困境,及时伸出援手,不但帮助我们招聘员工,还为我们找寻了合适的原料卖家,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难、原料少的问题。现在又及时为我们评定了纳税信用等级,得以顺利从银行贷款,有了这笔钱,我又可以扩大再生产了!”看着取得的贷款,商建英的喜悦溢于言表。
今年以来,威海市文登区税务局积极完善纳税信用体系建设,将纳税信用管理作为支持乡村振兴,助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纳税信用评定结果运用,充分发挥纳税信用等级作用,以“银税互动”为发力点,积极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及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配合联动,为高信用、依法纳税的中小企业送去免抵押的复工复产贷款,有效破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与此同时,强化信用动态治理,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通过提供培训辅导,做出信用承诺、加大监管力度等方式进行信用修复,对符合条件的失信企业进行信用修复,让良好的纳税信用成为企业融资发展的“金字招牌”。
驻村帮扶,小村落展现新面貌
助力乡村振兴,是税务人不解的乡土情结。2019年10月,文登区税务局干部荣风沙,派驻到文登区高村镇虎山村担任第一书记。
“村子发展好不好,问一下老百姓才知道。”为帮助老百姓打开致富路子,从此,一个人、一个本子,荣风沙每天上门走访,摸清底数,把群众的情况、诉求都一一记在本子上。到村不足一月,他便把村里的情况理得一清二楚。
掌握到一手资料后,他便开始与“两委”成员商议脱贫的路子,在民生、农村发展、精神文明方面,抓重点,找堵点,破难点。他积极协调配合镇党委、政府环境整治工作,发动村民参与植树绿化,截止目前已种植树木5000余颗。对全村的自来水与污水进行改造,挨家挨户安装净水器,集中建造“无味”厕所。积极协调文登区税务局,拨付资金6万元,加固水库,增加防洪能力。考虑到村中老龄化严重,养老问题日益加剧的现状,他积极协调镇党委等相关部门,建造规模约为20间房屋的“幸福大院”,建成后可提供20余人的住宿,容纳50余人同时就餐。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情况,他积极协调,将村中闲置土地的充分使用起来,流转土地210亩,年可增加收入5万余元。村民们由衷地感叹:“村容村貌、居住条件、服务保障都今非昔比。环境好了,收入增加了,心里也更敞亮了,过日子都有了精气神。”
“荣书记不止是村里发展的带头人,还是我们税务业务的顾问呢。”原来,前几日,村民于国志打算将自己种植的苹果卖给收购商,卖家需要他开具发票,但从来去过税务的他对如何开发票犯了难。荣风沙知道后,立刻将开具发票的相关事项详细告知,并陪同其到办税服务厅成功开具发票。驻村以来,他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特性,主动当起了全村的“税收顾问”,集中整理一系列适用于本村发展实情的税收政策,分门列举享受主体、享受条件与优惠内容,确保税收优惠的福利真正落到老百姓的手中。
从花饽饽特色农业蒸蒸日上,到水产品的线下到线上,再到帮扶村的旧貌换新颜,每一次乡村振兴中都少不了那一群蓝色身影……在文登区税务局的倾情帮扶下,一件件便民实事惠及农家,一个个农家企业稳步发展,一个个产业如雨后春笋,处处迸发着生机与活力。(来源:威海市税务局)
值班总编:孙 锋
复审:孙美玲
编辑:付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