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风采

【威海市残联】加强残疾儿童思想道德建设 助力残疾儿童健康成长

2021-09-15 编辑: 宋倩

      近年来,威海市残联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重点,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丰富教学内容、引进志愿服务、强化残疾儿童精神世界构建,逐步形成了一个覆盖残疾儿童身心发展各个阶段、有效结合社会各方资源、突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的特殊教育工作模式,为残疾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持续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法制安全教育、道德思想教育、行为习惯教育。结合学雷锋活动日、三八国际妇女节、清明节、植树节、等节日,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老师们精心为听障儿童策划 “我们的节日·清明”、“我们的节日·端午”、“向敬老院老人献爱心”、“对妈妈大声说出爱”、“为春天增绿”等相关主题教学活动。组织残健儿童融入活动,开展“寻找春天”“垃圾分类 从小做起”社会实践活动及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活动。每月进行两次安全教育课,严抓残疾儿童的安全问题,增强残疾儿童的安全意识,增进残疾儿童的安全知识。市残疾人就业托养服务中心针对托养学员的特点,不仅在课堂上专门制定一些尊老爱幼、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文明礼貌用语、公共场合排队礼让等方面的课程;课堂下也随时提醒学员,针对学员们所处的情境随时随地教,反复加强记忆,把思想道德建设渗透到学员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之中。

      积极组织演讲比赛、艺术展示等活动,积极向全社会展现听障儿童积极向上、热爱生活、乐观勇敢的精神风貌与艺术才华。近年来共参与活动的听障儿童达50余人,其中多人获得省级优秀奖。5月,我市3名听障儿童参加由山东省残联、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的山东省第三届听障儿童“童心向党 花开有声”主题演讲比赛,我市选送等沙画节目《我爱你中国》在直播现场播出,3位小朋友均获得省级优秀奖。

      积极联系爱心团体开展共建活动,每年组织多次社会融入活动。5月份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组织十余名在训听障儿童到环翠楼公园开展以“垃圾分类 从小做起”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听障儿童亲近自然、认知社会,增强他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让“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深植听障儿童内心。就业托养中心作为志愿者服务基地,除与山东大学及哈尔滨工业大学长期合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也接受一些中学和小学生到中心与学员们接触、开展融合教育。

      推陈创新,特色活动进课堂。每月进行两次美德教育课,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培养残疾儿童的文明习惯,促进发展道德品质,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礼貌的好孩子。举行“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展现听障儿童的康复成果。7月1日,康复中心组织在训听障儿童、教师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利用图片、视频、手工制作相结合等形式向孩子们宣传关于建党节的由来及相关知识。就业托养中心向学员介绍党旗、党徽的颜色、图案的由来;每周播放、教唱红歌;给学员播放“唱支山歌给党听”威海市直机关合唱节视频;课堂上教学员认李大钊、毛泽东等革命者的名字,讲述革命者们的事迹。

      家园共育,对残疾儿童家长进行心理疏导。每月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并在课余时间加强家园沟通,帮助家长排忧解难,明确家庭教育实施方法,进一步促进听障儿童康复效果。

      积极响应“新时代文明实践星期六”志愿服务活动号召,开展多次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5月16日,开展“‘全国助残日’爱心义诊暨社区宣讲”活动。5月15日,走进长城爱心大本营“希望之家”项目基地开展“就业帮扶 同心圆梦”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5月29日,开展“环保健身行 关爱千里海岸线”主题公益活动。6月,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星期六”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来源:威海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