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夺全国标兵、夺行业标杆、夺全省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威海市财政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在实施路径、团队保障、优化服务、强化监管上出实招、求实效,推动我市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规划路线图
锚定方向,选准对标城市。市财政局积极搜寻全国各地在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方面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通过各方反馈和市场调研,将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确定为我市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比、学、赶、超”的对象,在锚定赶超目标上先行一步。
深入分析,谋划实现路径。市财政局组织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区市财政部门、代理机构及部分预算单位召开座谈交流会,对赶超对象的经验做法进行分析、研判,明确我市应采取的33项具体工作任务。
细化任务,制定工作方案。制定2021年威海市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政府采购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百日行动方案,对33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具体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并实行销号管理。
共下一盘棋
配强班子,凝聚力量。市财政局成立了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业务骨干为成员的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重点工作组,在全局上下形成了优化营商环境“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同时以“点”带“面”影响和带动各预算单位提高对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视。
定期沟通、横向协同。市财政局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人民银行威海市中心支行建立横向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定期就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建设、企业合同融资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座谈交流,协同推进任务落实。
承上启下,纵向联动。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市财政局与省财政厅勤联系、常沟通,动态掌握全国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标杆做法,及时调整、完善工作措施。同时,加强对区市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工作的指导,促进全市营商环境的整体提升。
当好服务员
做政策的解读者。市财政局对出台的《威海市政府采购信用管理暂行办法》《政府采购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8项制度进行了宣传、解读,使各方主体充分了解政策实施背景和意图,更好推进政策实施。
做企业的呵护者。市财政局出台取消投标保证金、采购文件向供应商免费提供、预付款、“政采贷”等7项措施,为企业“松绑”、减负,助力企业健康发展,“政采贷”放款金额累计已达4亿元。
做公正的维护者。健全政府采购投诉工作机制,畅通供应商投诉救济渠道,维护供应商合法正当权益。同时,市财政局通过行风热线、市长热线、电子邮件、电话和来信等方式开展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征集,围绕市场隐形壁垒等损害营商环境行为开展常态化线索征集,不断改进监管、提升服务。
念好紧箍咒
开展政府采购绩效管理试点专项行动。市财政局通过随机选定政府采购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倒逼采购人树立效益意识,落实采购主体责任。
开展代理机构监督评价专项行动。市财政局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对全市41家代理机构开展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174个问题督促改进,倒逼代理机构提升专业化水平。
开展清理妨碍公平竞争专项行动。市财政局开展政府采购供应商备选库、名录库、资格库专项清理行动,目前已累计清理53个,充分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权利,不断激发政府采购市场活力。(来源:威海财政)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董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