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兄弟矢志救国 碧血双洒萌山——于寄吾、于一心兄弟

2021-09-19 编辑: 时英艳

      他们出生在书香人家,幼年时代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都有教书这一稳定的职业,别人看来这是一个幸福、殷实的家庭。可当侵略者践踏国土时,他们毅然投笔从戎,奔赴抗战第一线。他们就是名列全国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的西海地委书记、西海军分区政委于寄吾和西海军分区参谋长于一心兄弟。

      为信仰投笔从戎

      于寄吾,又名于己午,原名于纪武,字志新,1915年出生,山东省牟平县(现烟台市牟平区)上庄村人。父亲于立仁是晚清秀才,当了一辈子私塾先生,为人正直,治学严谨,兼通医道,晚年寄厚望于后代。1924年,于寄吾在本村上小学,1930年考入烟台八中。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片国土沦入敌手,无数同胞惨遭蹂躏。于寄吾同情多灾多难的劳动人民,对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常常思索中国的前途和青年一代的出路。

于寄吾

      1934年,怀揣着报国之志,于寄吾考入山东省立济南师范学校(前身为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党组织的教育下,他思想觉悟提高很快。平日里精心阅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并将读书的心得体会,写信告诉在威海太平庵小学任教的哥哥于一心。这一对同胞兄弟,志同道合,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山东省立济南师范学校

      1936年7月,于寄吾从山东省立济南师范学校毕业后,到济宁“乡村建设研究院”受训,一年后分配到黄县北马乡校任校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与党组织派到胶东的林一山取得联系,积极策划举行武装起义。后乡校解散回到家乡,在牟平城东关租赁一间小屋作活动场所,继续联系青年学生开展抗日活动。

      1938年2月,烟台、牟平相继沦陷。2月13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一举攻克牟平城,与日军激战于雷神庙。于寄吾从雷神庙的枪声中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光明和希望,他与哥哥及新婚不久的妻子计议,响应中共中央北方局“每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应该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的号召,决心投笔从戎,奔赴抗日第一线。3月17日,于寄吾告别亲人,踏上革命的征途。不久,他又写信给哥哥和妻子,动员他们一起参加了革命。

      于寄吾的妻子来到部队,同志们见她是个弱不禁风的大家闺秀,对她能否经受艰苦斗争的考验感到担心,于寄吾对同志们的担心严肃认真地回答:“狼闯进了屋子,咬伤了母亲,孩子不拿起枪来反抗,行吗?”爱国之情溢于言表。在抗战初期,于寄吾一家有三人参加革命,敌人今天来“查户口”,明天“搜八路”,不断地找麻烦,面对敌人的骚扰和迫害,丝毫没有动摇于寄吾一家人抗日保国的决心。

      于寄吾加入革命队伍后,初在胶东特委战委会工作。1939 年夏,任胶东区委秘书长,后兼任政府工作部部长。他虽是知识分子,但没有书生气。1940年5月,于寄吾带巡视团到掖县检查工作,在20多天里,跋山涉水,深入到农村,认真检查党的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在与县委交换意见时,用第一手翔实、丰富的资料,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对一些具体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开诚布公地提出批评。他的这种深入实际的作风和坦率的态度,给同志们留下深刻印象。

      担重任建功西海

      1941年3月起,于寄吾任西海地委书记并先后兼任西海指挥部、西海军分区政治委员,为开辟和建设大泽山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西海地委创建初期,只有少量地方武装,力量十分薄弱。日伪军和顽固派互相勾结,频繁向根据地进攻,八路军回旋余地很小。针对严峻形势,于寄吾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发动群众,组织广大干部到群众中宣传党的政策。

平度大泽山

      面对艰苦环境,于寄吾充满乐观主义精神。面对敌人的频繁进攻,有时一天要爬几次山头,生活很不安定。一次,炊事班同志好不容易搞了点牛肉,正准备包包子,敌人来了,只好收拾起来和敌人转山头,一转就是好几天,包子馅馊了也不舍得丢。于寄吾和大家边吃包子边打趣地说:“真得谢谢敌人这次进攻,我们吃酸馅包子省了醋钱了。”在阵阵笑声中,同志们忘掉了几天来的劳累和危险。

      于寄吾任西海地委书记期间,十分重视宣传工作,主持办起《西海导报》和《团结》期刊,亲自为党报、党刊撰写发刊词,一些重要稿件亲自审阅。在战斗间隙和工作之余,教同志们唱革命歌曲,活跃了机关文娱生活,加深了战士们对党的信赖感、亲切感。平时,战士们都愿跟他学文化、学外语、谈心聊天,西海地区的干部和战士们回忆说:“于政委就像一团火,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温暖。”

      反“扫荡”血洒疆场

      1942年冬,日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前残酷的大“扫荡”。为对付敌人的“扫荡”,保存力量,于寄吾采取化整为零、分区坚持、互相配合的方针,率领西海军民多次出击烟潍公路,威胁敌人后方,牵制日军主力。11月下旬,日伪军在东海地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马石山惨案”后,随即转移兵力,向西海根据地合击。西海领导机关决定东进,向主力第五旅靠拢。12月21日夜,于寄吾率西海领导机关从满家 (今属平度市)出发,经过一夜急行军,22日到达夏甸(今属莱西市)附近的柳连庄,与敌人遭遇,回撤至大泽山余脉萌山地区,却又陷入重围。于寄吾与军分区司令员赵一萍、军分区参谋长于一心各率一个警卫排,掩护机关人员突围。

      敌机在空中盘旋轰炸,枪炮声震耳欲聋,敌人像蝗虫一样,从四面八方围扑上来……赵一萍率领军分区机关突围成功,而于寄吾和于一心未能突出重围。战士们劝于政委躲避一下,他严肃地说:“我是地委书记、军区政委,大敌当前,我的岗位是和同志们在一起,同生死,共战斗!”他身先士卒,率领战士奋起还击,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打退了敌人一次次疯狂进攻,战斗持续了几个小时。最后,终因敌众我寡,身负重伤,壮烈牺牲,年仅27岁。其胞兄于一心英勇牺牲,时年32岁。

      一门三烈铸忠魂

      于寄吾的哥哥于一心,原名于纪民,字一心。1910年出生。9 岁入本村小学读书,后随父到养马岛读私塾。1932 年毕业于威海卫师范学校,任教于威海卫太平庵小学。1938 年3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威海卫后,于一心立即返回家乡牟平,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胶东区党委军事部军事科长,1940年 4 月调任东海指挥部参谋长。年底,任山东纵队第五支队二团参谋长。1942年秋,任北海军分区参谋长,不久调任西海军分区参谋长。

于一心

      于一心的长子于凤祥,生于1928年。1946年,继承先烈遗志,不到18岁便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他带着满身征尘,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最前线。他作战勇敢,奋勇杀敌,1952年血洒朝鲜战场。

于凤祥儿时照片

      两代三人为革命事业血战沙场、屡立战功,备受世人敬仰,人们称颂于家是“一门三英烈,父子皆英雄”。(来源: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