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东省新生小城市试点镇,近年来,经开区泊于镇在推动全域乡村振兴的路程中稳步前行,落步有声,五大振兴协同发力,一个符合新城发展定位、又独具内涵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片区正徐徐展开……

全心打造,样板片区“特”起来
9月23日上午,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暨2021年泊于镇无花果文化旅游月在海西头采摘园里举行。
站在采摘园观景台放眼望去,数千亩无花果树茂密成片,绿意浓浓。走下观景台,满眼都是喜人的绿色,空气中弥漫着无花果树独特的清香,一颗颗成熟的无花果挂满枝头。采摘园里,游客们提着篮子,透过密密的树枝,采摘着自己钟意的无花果。“我种无花果有些年头了,以往到了下果季节,都是自己摘了去卖。现在镇上把几千亩无花果资源进行整体打造,让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了。”海西头村果农车常波说。

这是泊于镇坚持“连片打造”思路、将数千亩无花果资源整体打造推介的“试验田”,也是其布局特色乡村振兴样板片区的一处点睛之笔,它让无花果这颗果农的致富“甜蜜果”比以往又甜上几分。
泊于镇决策者深知,乡村振兴靠的是产业,产业发展需要有特色。为此,他们紧抓特色产业这个“牛鼻子”,持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规划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布局。近年来,他们围绕无花果、高杆月季、草莓等特色资源,以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推行“强村带弱村”模式,整合资金约800万元,盘活泊于水库抬田区300多亩土地,建设暖冬大棚53个;打造泊于家村生态农业综合体,将科学种养、休闲采摘、田园旅游等产业融为一体,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引进诺科中医药种植基地项目,鼓励有条件的村居,通过集体流转土地等方式,利用水库抬田区土地,探索规模化种植食用、药用艾蒿及松露等经济作物,打造城郊生态农业示范园,促进集体和农民增收。

泊于镇在无花果产业上更是做足文章,他们坚持“连片打造”思路,整合辖区6000亩无花果资源,整体进行打造推介;成立无花果合作社联盟,带动农民增收500多万元;重点抓好海西头、温泉寨无花果采摘园提档升级,筹办无花果采摘节;设置果农收购点,与公交公司合作推出无花果果农专门运输车,解决果农进城卖果难题,带动村民增收2300多万元;引进工商资本、农业大户,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延长无花果产业加工链条,开发出无花果果酒、饮料和果脯等系列产品10多种……
靠着这些全力打造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泊于镇舞活了产业兴旺这个“农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品尝到特色产业发展带来的甜头。
夯实基础,乡村焕发新活力
规划是一个蓝图。蓝图已绘就,余下的就是抓好落实。
先干什么?泊于镇党委一班人认识到,乡村振兴,基础设施要先行。

最近,泊于镇夏庄村的污水管网建设速度又加快了不少,预计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污水管网铺设,工程完工后,将让全村告别以往污水处理难的问题。
近年来,为助推乡村振兴,泊于镇依托镇区改造,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完成10个村自来水管网改造、14个村清洁供暖改造、7条“四好”公路建设、8座农村公厕建设,全镇所有村居实现“户户通”和无害化厕所改造全覆盖;投入600多万元,对镇驻地老旧小区的暖气、燃气、道路、雨水、绿化、消防、监控、小区封闭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提升。
同时,泊于镇依托环境整治,打造城郊旅游观光带。他们投资15亿元修建逍遥湖景观工程,开展逍遥河2.9公里、石家河5.45公里河道综合整治;精心做好步道建设、沙滩修复、水系整治以及沿途绿化美化,东西一体连线打造最美黄金海岸线,融入全市“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特色海滨景观体系。

泊于镇结合东部滨海新城建设规划,深入挖掘镇域山、海、林、河、湖等自然资源,充分发挥新城建设和新生小城市试点基础设施建设优势,紧密贴合地域文化内涵,整体规划设计新生小城镇样板片区,集中打造14公里黄金海岸线、大岚山郊野公园、石家河公园等景观工程。同时,按照“一线三园”规划布局,以石家河水系和石家大道为轴线,串联整合5000亩生态农业采摘园、1万多亩石家河公园、2600亩大岚山郊野公园,结合沿线的1个城市社区和8个农村、社区,着力打造符合新城发展定位、突出泊于内涵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片区。
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全镇的乡村发展带来更多机遇,泊于家、官庄等美丽乡村资源与齐鲁交通休闲驿区、国际海水浴场等新城重点项目有机整合,为乡村旅游业发展带来大量人流、物流:松郭家社区成立物业服务公司,提供园林绿化、沙滩养护等服务;蒲湾、松徐家等村居积极提供保安、餐饮等劳务输出。村集体“服务型”经济的发展和两大社区的回迁安置,为周边村民带来了大量就业就会,每年可实现集体增收2800多万元。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有根有魂
发展文化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文兴业,可以厚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底蕴。
文化是根,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力量“凝聚枢”和发展“风向标”。在泊于镇,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既在塑形,也在铸魂。

此次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暨2021年泊于镇无花果文化旅游月活动,是泊于镇文化建设的,让更多人对泊于无花果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这座小城浓厚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体味。

在石家河畔的石家河公园,这里集生态、休闲、文化、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设有游客中心、景观长廊、戏水乐园、儿童乐园等多种区域,是一座集滨海休闲、沙滩娱乐、赶海等于一体的大型海水浴场,十分适合家庭、团体在这里享受亲子时光。在秋游奇遇小螺号成长乐园,设有海螺湾·小螺号驿站,乐园内的巨魔古海、天空之城、时光列车、极地领主、炽热沙洲、侏罗纪森林、沙克深渊七大主题游乐区,对孩子们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国际经贸山体公园,是承接商贸文化轴与环湖活力的景观带,形成承上启下的生态山体景观,英雄岭烈士陵园作为集瞻仰、纪念、观光、休憩、公益为一体的纪念性主题公园,已入选威海市首批红色胶东革命历史印迹名录。
文化振兴,更体现在引领上。近年来,泊于镇深化文明村居、精致农家等精神文明创建行动,开展“泊于好人”评选活动,树立“山东好人”“威海好人”“经区好人”等先进典型,在镇域内弘扬起“好人有好报、人人做好人”的风气导向。同时,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创编一批高水平文艺节目,每年开展纳凉晚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100多场次,以健康向上文化感染群众,实现群众文化生活全年不断档,营造出文明家风、淳朴村风、和谐乡风。(Hi威海客户端记者 仲艳楠)
值班总编:王 岚
复审:谭立勇
编辑:董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