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新区

威海市非遗学会举行“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佃里院村复建窑开窑庆典仪式

2021-09-27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9月23日,高新区初村佃里院村复建的黑陶窑前锣鼓喧天,威海市非遗学会庆祝第四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佃里院村复建窑开窑庆典仪式在这里举行。村民们早早来到现场,满怀着丰收的喜悦,共同期待着隆重的盛典。
 
  佃里院村是明代移民村,来自具有龙山文化时期黑陶制作工艺的山东省诸城市。诸城是大舜帝的家乡,根据历史记载,大舜帝是制陶始祖,因此,诸城一带的黑陶制作属于龙山文化的圈层。通过明代移民,龙山文化的黑陶制作等技艺带到了今天的佃里院村,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佃里院村的黑陶制作在威海地区远近闻名且传承有序。
 
 
  此次活动是威海市文化旅游局组织部署的2021年度威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公益创投“培育活态非遗、助力文旅融合”项目的重要内容,该项目由威海市非遗保护学会承办实施。学会是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和研究的专门组织,帮助威海市非遗项目开展发掘、培育和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威海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非遗37项,市级非遗114项。其中,高新区拥有2008年12月立项的市级非遗项目1项(德胜鼓)。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佃里院村黑陶制作技艺的挖掘、传承、保护和发展,学会将把它作为一项新的市级非遗项目进行培育和申报,使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乡村非遗活态传承的代表。黑陶复建窑开窑剪彩后,佃里院村黑陶技艺传承人张振开按照传统仪轨和流程表演了开窑仪式,并点燃柴火,熊熊的窑火燃烧起来,传承久远的非遗技艺也随之成为一种活态文化。
 
  活动现场,威海市非遗保护学会理事长杨子林还展示了黑陶与传统锡镶相结合创作的工艺品以及通过现代3D打印技术打印的产品,通过与高校专家教授联手合作,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巧妙嫁接融合,成功地将黑陶制作与威海锡镶等镶嵌工艺相结合,把黑陶日用品变成了具有文化创意的高端工艺作品。这将是佃里院村黑陶窑窖恢复生产与文化创新发展的未来方向。(来源:威海高新区发布)
值班总编:王岚
复审:谭立勇
编辑:岳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