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镇街新闻

绿水青山常作伴,石岛处处鸟儿欢

2021-10-08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鸟儿的种类和数量是一个地方生态环境的晴雨表,正所谓“环境好不好,看鸟就知道”。让我们借助鸟类摄影师的镜头,近距离欣赏荣成石岛当地青山绿水间“鸟出没”的珍贵影像,一饱眼福。
  斑鸠 林国瀚 摄
  伯劳。林国瀚 摄
  戴胜。林国瀚 摄

  石岛靠山临海,气候温润,区域内分布着石岛山、朝阳山、甲子山、赤山等山脉,龙山湖(八河水库)、凤凰湖以及几十座大中小型水库,以及遍布城乡的山峦草场、园林绿地等,从而为各种鸟儿提供了理想的自然家园。
  龙山湖
  甲子山
  赤山
  林柳莺。林国瀚 摄
  黑头奇鹛。林国瀚 摄
  白腰草鹬 [yù]。林国瀚 摄

  多年来,当地不断加大投入,通过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系统保护和修复,使生态环境大幅度改善,越来越多的各种鸟儿愿意在这里停歇、栖息、繁衍。
  白腹鸫 [dōng]。林国瀚 摄
  白鹡鸰[jí líng]。 林国瀚 摄
  白眉地鸫 [dōng]。林国瀚 摄
  白眉鹀 [wú]。林国瀚 摄
  金翅雀。林国瀚 摄

  在石岛当地观赏鸟类,除了冬天里大天鹅唱主角之外,其他时间里尤以温度适宜、食物充足、水草丰茂、鸟类最为活跃的夏秋两季为佳。
  灰头鹀 [wú]。林国瀚 摄
  黄眉姬鹟 [wēng]。林国瀚 摄
  灰鹡鸰[jí líng]。林国瀚 摄

  观测显示,如今不仅人们常见的各种鸟类数量不断增加,不少过去不容易看到的近危鸟类、珍稀品种也在不断回归人们的视野。
  猎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国瀚 摄
  红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林国瀚 摄
  红胁蓝尾鸲 [qú]。林国瀚 摄
  白眉歌鸫 [dōng]。林国瀚 摄
  翠鸟。林国瀚 摄

  总面积上万亩的龙山湖是当地重要的水源地和最主要的鸟类栖息地之一,这里栖息的水禽等鸟类不下几十种。
  绿翅鸭。林国瀚 摄
  凤头䴙䴘 [pì tī]。林国瀚 摄
  东方白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林国瀚 摄
  黄尾鳽 [jiān]。林国瀚 摄
  白鹭

  其中,在湖南畔一处面积仅几百亩的水湾子,就发现鹭类、鸥类、野鸭类等鸟儿20多种。由于适合观测和拍摄,当地鸟类摄影爱好者甚至还给这里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石岛百鸟湾”。
  林鹬 [yù]。周其俊 摄于石岛百鸟湾
  白头鹎 [bēi] 。 周其俊摄于石岛百鸟湾
  白骨顶鸡。周其俊 摄于石岛百鸟湾
  夜鹭。周其俊 摄于石岛百鸟湾
  凤头鸊鷉[pì tī]。周其俊 摄于石岛百鸟湾
  黑翅长脚鹬 [yù]。周其俊 摄于石岛百鸟湾
  鸬鹚。周其俊 摄于石岛百鸟湾

  与生态环境同步提升的还有广大群众的保护意识。石岛当地多位摄影家和爱好者,以苦为乐,踏遍青山绿水,用相机记录下了 上百种珍稀鸟儿,并长期致力于鸟类保护和生态环保宣传;当地志愿者自发组织起来,在冬季里定期为大天鹅投喂食物;人们发现落单受伤的鸟儿,及时报告并合力积极救助,在石岛当地已经是司空见惯。
  易危近危鸟类、珍稀物种的频频出现,所反映出的是一个地方在生态修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当然,有了发现,更要留住。鸟类专家表示,绝大多数候鸟和留鸟,不论对于生态,还是对于生物链,都有独特的要求,留住更多鸟儿的办法只有构建更好的生态系统,因为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庇护所有生灵的基础。
  环颈雉。林国瀚 摄
  鵐 [wú]。林国瀚 摄
  燕雀。林国瀚 摄
  珠颈斑鸠。林国瀚 摄
  苍鹭

  秋天里,大家可以细心寻找这些鸟儿,但要注意观鸟时不要打扰到它们。(来源:港城石岛)

  值班总编:王
  复审:颜燕军
  编辑:刘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