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1年威海好人榜

王雪芹:73岁退休老党员 传递助人为乐正能量

2021-10-09 编辑: 于喆

一、人物介绍

王雪芹,女,1949年8月生,荣成市崖头街道北环社区居民。73岁的她是一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的老党员, 1969年入党,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威海市优秀共产党员。在岗时,她是党的好干部,退休后是社区的好居民、好大姨。她从医疗系统退休之后,将空余时间全部投入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短短6年时间,她参与的志愿服务累计时长达3000多小时。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哪里需要帮助,她就冲在最前面。她把助人为乐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尽可能的去服务社会和帮助别人,不断充实自己的人生。提起她,社区里的居民都亲切的称“好大姐”“好大姨”。

二、主要事迹

牢记光荣使命 争先锋作表率

“党的领导好,政府政策好”这是雪芹大姨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每当别人要向她助人为乐的精神学习的时候,她总是能向大家讲讲历史伟人和烈士的壮举,并表示自己所做的远不及先辈们。

自王雪芹入党以来,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1972年妇幼保健院刚成立之初,医院仅6名工作人员,并且还承担下乡送医的职责,经常骑上“大金鹿”带上医疗器械就踏上了百里的征程。只因自己是党员,任何困难的工作她都抢着干。当年计划生育以及近年来的婚前检查工作,她都主动担起责任,面对群众的刁难,她总是能耐心劝解,当大家问她面对群众的不理解如何迎刃而解的时候,她笑了笑回答说:“只要大家都将心比心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别看她个头小,但是遇到产妇紧急情况,她能自己一个人抱起产妇就到产房或者抢救室进行分娩或者抢救。雪芹大姨在医院工作了大半辈子,在单位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业务标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计划生育万例手术无事故先进个人,在荣成市获得记大功奖励,被评为荣成市劳动模范,雪芹大姨荣获大大小小的证书、奖牌、奖杯达80多个。

1991年,王雪芹接生了一名家境非常困难的产妇,产妇是外地人士,到荣成打工,只是租了别人的厢房住下,产妇平时连个鸡蛋都买不起,当她得知产妇的家庭情况后,不仅将自己家中的被子带给她们还每天一有空就为她做营养餐,并且逢年过节还到该产妇家中送去节日慰问,这一坚持就是30多年,孩子上大学以及结婚的时候雪芹大姨还分别送去1000元的红包。这种长期坚持的助人精神实属可贵。

初心映大爱 温情暖邻里

2004年从荣成市妇幼保健院退休后,她把对病人的关心爱护转化为对身边人的热心服务。她给自己的定位是小区专业的“服务员”“宣传员”“保健员”。多年来,她一直坚持与小区的妇女、儿童以及老人们交流谈心,宣传妇幼保健以及老年人的慢性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不管是谁向她咨询妇幼保健问题,她都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甚至到居民家里进行医学服务。有一次,她发现了一名神情紧张的孕妇在小区栏杆旁边,有经验的她立马怀疑是产前忧郁症,于是立马上前进行了解情况,通过了解,孕妇果然有些轻微抑郁,遇到人就哭,脑子总是想孩子会不会没有了自己会不会挺不过去等等危险信号,雪芹大姨立马上前对她进行疏导,并进行孕产妇的知识普及,雪芹大姨有事没事就去看看这位孕妇,在她三个多月的呵护和帮助下,这名孕妇终于渡过了抑郁期,并且在雪芹大姨的带动下该孕妇还做起了宝妈群中的知心大姐。

王雪芹心地善良、热心公益,社区每次组织捐款、捐物,她总是冲在最前面,社区的事、小区的事只要是她能做到的,总是冲在最前面。谁的车灯忘记关,她一定会楼上楼下一遍遍地找,直到找到车主为止;邻居们上班时间紧张,有时候垃圾放在门口,她都会顺手帮忙丢掉;在她工作的时候时常舍小家顾大家,自己的孩子可算是被邻居照顾大的,退休后她感恩邻里回报社会,于是,寒暑假谁家孩子没人照看,王雪芹便会主动承担起照顾孩子的重任。她还把社区志愿服务站当做自己“再就业”,每天都抽出时间去报道,全年参加社区志愿活动高达500多小时,短短的6年时间平台累计时长便达到了3000多小时,没有在平台发起的志愿活动时长更是不计其数。

她总是说:“能帮助别人也是自己的福气。和谐邻里不是一定要做出很伟大的事,只要在邻里有需要或在无助的时候,你能伸出友爱之手,点点滴滴地帮助他人,那就是奉献爱心。”

巧手做编织 作品无偿捐

退休后的雪芹大姨,偶然间发现家里常有的碎毛线、旧盒子丢了太可惜。于是便琢磨着如何将这些废旧物品重新利用,变废为宝。在她的巧手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都变成一个个精美的收纳筐、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一朵朵娇艳欲滴的鲜花、一张张实用的床单……有时候,她的这些物件一拿出来,就会被亲朋好友“一抢而光”。“每次看到大家都这么喜欢我编织的东西,我很有成就感,就想利用自己的特长,带领姐妹们一起将家中的物件‘变废为宝’。”王雪芹自豪地说。2020年春,依托雪芹大姨变废为宝的编织优势,荣成市妇联和北环社区在雪芹大姨家中成立了“雪芹”妇女微家编织社,雪芹大姨领着街坊邻居的姐妹们“开发新产品”。大姨总是说“这个不比打麻将好?”现如今,编织社的编织作品有花朵、动物、生活用品、旗帜、包包等一系列生动形象作品,还编织出白天鹅等具有荣成特色的标志性作品共计1000余件,价值万元,全部无偿捐献给崖头街道红色信用展示中心、荣成市党群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孵化园、社区组织的每一场信用兑换活动以及社区信用超市,深受居民的喜爱,编织社姐妹们的无私的奉献也赢得了居民一致的称赞。

疫情冲一线 创城齐参与

平日里,雪芹大姨老两口的生活非常简朴,她家的洗手间总是放着一个大桶,里面盛着用过的水。大姨说“这个水可以用来冲厕所。”疫情防控期间,70多岁的雪芹大姨就找到社区,送来了200元捐款,并主动要求做志愿者。考虑到王雪芹腰部前几年做手术,放置了两块钢板,社区工作人员没有对她上岗做要求,但是从正月十五开始,她每天下午主动在小区门口站岗两个小时,询问、登记,社区工作人员说:“大姨身体不好,岁数还大,看着她每天在寒风中的认真和奉献,我们都特别敬佩、感动又心疼。”紧接着,社区接受了一批一次性口罩捐赠需要包装,社区便安排她每天来社区包装口罩,但是她觉得包装口罩这种事情根本不算什么,坚持上午来社区包装口罩,下午在小区值勤。1000个口罩,仅用了三天上午就包装完成。“有事找我哈,我能干”这是雪芹大姨常念叨的一句话。

为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王雪芹作为社区年龄最大的志愿者,每天坚持在小区内巡逻、捡拾垃圾,劝导居民规范停车、规范文明养犬等,经常累的腰酸腿疼,但从来没有任何怨言。她说:“我身体不是很好,出力气的活我干不了,但是捡垃圾这样的事情我还是可以的,以后有这样的活一定叫上我。”是呀,也正如她所说的,有些事情根本不用说,只要能帮助他人,雪芹大姨就一定义不容辞。

平凡之中蕴藏伟大,细微之处方显精神。这样一个73岁的退休老党员,在她身上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惊天的壮举、也没有动地的事迹,但朴实无华的一点一滴都无形的影响的大家、淳朴的语言带动着大家、细微的举动感动着大家。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以奉献社会为幸福。她始终认为助人是快乐之本,人生要有善心,多点爱心,能为他人多办点好事,多帮一份忙,就多一份快乐,社会就多一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