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抗战烽火中的胶东兵工厂

2021-10-14 编辑: 宋倩

      

      ■实地探访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有一支活跃在胶东半岛的兵工队伍。这个队伍有上万人,能自行设计和制造大量的步枪、机枪、掷弹筒、60毫米迫击炮、大口径迫击炮和“九二式”步兵炮等,生产的武器弹药源源不断地供应胶东战场、山东战场以至华东、华北战场。

      1945年11月,胶东兵工三厂迁到青山村一带后,在今乳山市下石硼村北部设立秘密修枪组,工作人员有一二十人,在村里驻扎了一年左右,留下了一段“兵工来自人民,人民支援兵工”的佳话。

      走进下石硼村弯弯曲曲的石巷,胶东兵工三厂修枪组旧址就隐蔽在一户老房子里。等候修理的枪支和修枪设备静静地躺在桌上;自制炸药、步枪、手榴弹的工具一应俱全;墙边的一副担子里整齐摆放着小工具,挑起流动修枪、装子弹的任务……老房子里发生的故事,一辈辈流传,很多下石硼村的村民都自发当起讲解员。

      白手起家 边战斗边生产

      胶东兵工三厂修枪组旧址旁是修缮一新的胶东人民兵工历史陈列馆,讲述着胶东兵工厂白手起家,边战斗边生产的烽火岁月。

      雷神庙战斗后,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总部来到今乳山市西北部休整,为了及时修复坏损的枪支,以昆嵛山红军游击队时期的修械技术骨干为主体,在崖子村成立了第三军修械所。此后,从1938年3月到1949年9月,胶东陆续建立了9个兵工厂。

      抗战时期的兵工生产,既缺乏技术和人才,又缺少设备和材料,完全是白手起家。兵工战士凭借聪明才智和吃苦拼搏的精神,采用土洋结合、先易后难、先仿制后生产等灵活办法,生产出大量武器弹药和机械加工设备,创造了兵工史上的奇迹。

      1944年3月,为解决八路军的攻坚武器问题,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要求自行研制平射炮。当时,承担研制任务的兵工二厂的技术人员,手里除了一张从日本画报上剪下来的“平射炮”图片和缴获的十几发“八八式”穿甲炮弹外,再无任何资料。

      研制人员照葫芦画瓢先画出平射炮的大体形状,再研究发射原理。没有炮管钢料,就从东海城隍庙前锯下钢柱;没有复进簧,就用缴获的日军汽车弹簧来代替;车床长度不够,工人们就动手加长。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兵工二厂终于成功试制出一门平射炮和十几发炮弹。

      1944年8月,自制步兵炮第一次参战,攻克了号称“铁打的水道”的牟平水道据点。水道一战,日伪军对“八路军有炮”十分惊讶,此后胶东军区的平射炮成为日伪军挥之不去的梦魇。

      解放战争期间,为扩大军工生产支援前线,胶东军区后勤部兵工总厂加紧整合、建设新厂。1947年陈毅、粟裕曾电报中央:华野数十万军队、炮弹、炸药及子弹供应,至少十分之七靠胶东。

      据不完全统计,1946年至1947年,胶东兵工厂就生产掷弹筒4330个、火炮327门、炮弹51万发、子弹424万发。仅1948年一年胶东就生产火炮472门、炮弹96.8万发、100毫米迫击炮弹6.6万发。

      亲如一家 兵工和人民心连心

      馆内,一幅胶东各兵工厂位置示意图显示,各兵工厂经常处于流动转移或合并再建状态,无长期固定的厂址或规模。

      为了防范敌军的袭击,兵工厂所在地需要绝对保密。兵工厂每驻一地,群众都要设防保卫工厂安全,敌人一有动静,群众就来报告,兵工厂能及时做好应付或转移。老百姓还主动腾出房屋给工厂做厂房、宿舍和食堂,把兵工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兵工厂劳力不足,青壮年农民便到兵工厂抡大锤、摇大轮、拉风箱。

      由于敌人的封锁,生产原料十分紧缺,制造弹药所需的铜和铁等原料,很多是老百姓自愿从家中搜罗来的。许多人捐出自家的铁锅、锄头、犁耙,造子弹头和子弹壳需要贵重金属,有的老百姓甚至把供器、铜银元献了出来,妇女不惜将箱柜上的铜饰件、自己心爱的首饰以及孩子的长命锁献给了兵工厂。

      每到一地,战士们都千方百计为所在村的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房东、烈军属、孤寡老人挑水、扫院、推碾、砍柴、喂牲口、耕地、收割。每次反“扫荡”或重大军事活动,兵工厂加班加点、夜以继日生产枪支弹药,受到百姓的赞扬。

      大抓军工生产的罗荣桓曾向中央专门报告胶东和鲁南兵工情况,在描述生产能力时,对鲁南使用的是“每月”概念,对胶东使用的是“每天”概念,并指出胶东火药、炸药的产量相当于鲁南的4.6倍,地雷生产能力远远高于鲁南。

      11年间,胶东兵工厂逐步形成了技术研究中心、武器装备制造基地、军工技术人才培训学校融合发展的兵工体系。在抗战期间是“山东兵工的主力”,解放战争时期是“华东军工的主要部分”,被誉为“华东的总后方”。

      ■亲历故事

      下石硼村村民王绍龙——

      “我要把我们村的红色故事传下去”

      我们村位于马石山脚下,比较隐蔽,是革命战争年代红色堡垒村,村里分布着被服厂、胶东兵工厂、新华制药厂的旧址,当年是支援前线的重要力量。

      抗战期间,胶东军区被服厂将一些缝制军服的任务安排到村里,家家户户基本都是白天黑夜地缝制,有缝军服的、制鞋底的、做鞋的、纺棉花的、织布的。当时的工作地点都设在村民家里,民房就是车间,村民就是搬运工,制作完成的枪炮弹药、棉被衣服等都是村民出民夫送到前线去的,我父亲就是其中一员。

      当初抗战艰辛,全村都是后勤,村里的党员更加辛苦。听父亲说,因为害怕敌军察觉,党员们都是深夜时爬到后山一个陡峭的坡上开会,本来就营养不良,加上深夜山间露重潮湿,他们身体几乎都落下了毛病。

      从小我就听我的父辈和村里老人讲红色故事,这几年,我也在不断地收集、整理这些故事,希望它们能被更多人记住。

      有一段军民同心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我们村有一个工匠叫王维日,会修理枪支。1938年下石硼村地下党组织建立后,他就开始为党组织修理枪械。王维日家院东墙紧靠一块山崖,总是搭着一架梯子,方便来修枪的同志躲避敌人搜查。后来,王维日又为八路军部队修枪,除短枪外有时也修理轻机枪。

      我们村有很多抗战时期留下来的遗迹。在小三峡沿线的陡崖上,有抗战时期八路军隐藏物资的山洞遗址,是村民历时一年多轮流出工开挖出来的。为更好地隐蔽,洞口处栽上了树,现在洞口已被茂密的树枝遮住。秘密山洞只允许本村人接近,每次从外面运来物资,都由本村青年人接应,送进山洞。马石山突围战前夕,八路军将大批物资藏在这个山洞,包括服装、布匹、线等。

      在村西侧的山崖上,有一条仅容一匹马通过的小路,叫做马道,马石山十勇士中的一位,被敌人前追后堵,骑马从那条路上山,最后牺牲在马石山上。敌军围剿马石山时,村子西南角有一条“落难沟”,成为村民的紧急避难地,依靠这条山沟村民才活下来。

      现如今我们村复原打造了这些红色遗迹,红色资源非常丰富,从外地赶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村子的自然风光也很好,每次我带着他们上山游览风景的时候都会把这些红色故事讲给他们听,把历史遗迹指给他们看。

      ■记者手记

      胶东兵工创新精神根植威海

      研制硫酸的研究员没日没夜靠在现场,累了就睡在一块30厘米宽的小木板上,制酸工人在冰天雪地赤脚踩拌泥浆,抢修硫酸塔;没有造枪设备,兵工就造出一台土铣床,用自制的特大风箱鼓风,硬是把杂乱不规的材料制成了合乎设计要求的枪管、枪座、枪膛、弹槽。

      凭着这样一种敢闯敢试、奋力作为的创新精神,人民兵工从生产简单的地雷、土枪、手榴弹,发展到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新型主战坦克、精确制导导弹和远程压制的火箭炮群;从手工作坊,到国家级重型装备、特种化工、光电信息等重要产业基地;从早期的仿制仿研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制造技术——中国的武器装备不再受制于人,实现了我军武器装备的自给自足。

      最为艰难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但胶东人民兵工孕育出的创新精神历久弥新,根植威海儿女心中。今年,我市谋划提出24个需要高度关注、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把科技创新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代代传承的人民兵工的红色基因,将激励我们加快“卡脖子”技术攻关,破解重点产业共性技术难题,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共同探寻产学研新思路,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Hi威海客户端记者 于淑仪 实习记者 刘鹏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