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三秋农机化工作,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三秋”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确保秋粮丰产丰收、秋种顺利推进,市农机发展中心多措并举全力做好三秋农机化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投入各类农机具11.6万台(套),完成玉米机收面积31.44万亩,花生机收面积68.35万亩,机耕整地面积8.3万亩。
积极作为,全面做好服务保障
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镇村指导农机手开展机具维修保养,积极协调农业机械和零部件供应,确保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作业,全市检修各类机具台10万余台(套)。高效规范落实购机补贴政策,大力推行手机APP办理、限时办结等便民工作模式,确保新购置机具投入到“三秋”农机化生产。及时调度摸清作业需求,科学调配作业机具,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效益。
针对今年多雨的特殊天气情况,及时调入58台外地履带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来威开展跨区作业,并对我市履带式小麦联合收获机进行玉米联合收获易机化改造,现已改造156台,确保了玉米的联合收获。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在“三秋”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培育“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引导开展跨区域作业确保三秋生产作业高效。
科学指导,大力推广农机新技术
围绕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和“两全两高”农机化发展,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媒体宣传、技术培训、现场会等方式重点提升玉米籽粒收获、粮食烘干、小麦免耕精量播种、高效植保、粮食烘干等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积极推进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重点示范推广花生联合收获、西洋参机械收获、果树采摘平台及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与装备集成等新技术,努力提高经济作物机械化收获水平。推进玉米青贮、玉米茎穗兼收、秸秆打捆等绿色农机化技术应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强化措施,着力做好玉米机收减损
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意识,把机收减损工作作为“三秋”农机化生产重要任务,通过开展机收减损知识宣传、技术培训、现场会活动,大力推动机收减损工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生产厂家和经销商进行现场指导,搞好机具调试,确保技术参数符合减损技术要求;充分利用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对农机手进行技术培训,让农机手熟练掌握技术要点和操作技能,组织农机土专家进行田间实操实训,切实提高操作技能;掌握好玉米收获最佳时机,做到适时收获。联合区市成立粮食减损督导组,对接相关厂家深入田间地头检查粮食机收减损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减损工作落实到位。
规范整治,强化农机安全生产

针对“三秋”农机作业高峰期和农机事故易发期,农机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培训和宣教活动,组织农机监理人员深入农机合作社和田间地头,讲解农机安全技术操作和维修知识,提高农机手的农机安全生产意识。
制定三秋应急预案,成立督导检查组,联合区市执法部门集中开展农业机械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检查,对农机车辆无牌行驶、无证驾驶、未参加年检、违法载人等行为进行严查,特别对果园采收作业群体违规乘载、物人混载以及沿海作业无牌驾驶等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组织安全监理和技术人员全面开展农机安全“体检”,确保每一台作业机械均以良好状态投入“三秋”生产。各区市农机部门成立农机安全小分队,深入作业现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坚决杜绝作业期间各类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三秋期间农机部门联合农业综合执法、交警等部门开展执法32次,有效确保了三秋农机安全生产平稳有序。(来源:威海农业)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梁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