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威海“解锁”7个关键共性技术

2021-10-19 编辑: 宋倩

      

      实现先进制造业大突破,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当前全市制造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技术问题制约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我市围绕七大产业集群的缺链断链环节,梳理凝练攻关“卡脖子”技术100余项,并围绕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在重点行业采用“揭榜挂帅”方式,实施“机器代人”工程。

      据统计,目前我市已解决20余项“卡脖子”技术,海洋领域鱿鱼掏黄、鱿鱼头切组、钓具自动产线等7个关键共性技术也得到有效解决,开展14项自动化设备设计,实现5个场景应用。

      眼下,为扩大这一成效,市科技局正在筹备11月中旬的全市海洋领域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科研成果展示交易会。“希望搭建一个成果展示平台,为企业和科研院所牵线搭桥,帮助遇到发展瓶颈的企业找到‘解题人’。”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经过各区市科技部门发动,全市已有30多家企业、60余个科研成果报名参加。

      此外,在更多领域实现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市科技局将瞄准七大产业集群、10条优势产业链的技术短板,全面推开“揭榜挂帅”“委托制”、经费“包干制”等新型科研组织模式,解决行业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力争更多项目挤进国家、省科技攻关布局,为企业发展持续赋能。

      如果说技术突破是科技创新的“前半篇文章”,那么让技术成果落地转化、走向市场就是科技创新的“后半篇文章”。

      为帮助企业实现技术成果转化,我市制定并出台推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相关扶持政策,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实施风险控制和分担,并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山东省首版次高端软件申报工作。

      2018年以来,我市落实首台套奖补资金895万元;累计帮助21家新材料企业的40多个项目申报省级保险补助3197.46万元、申报国家工信部保险补助1200万元;自全省首版次高端软件认定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共有7项软件产品入选首版次高端软件认定名单。

      全市先进制造业推进大会提出,要打造精准务实的政策环境,抓好政策的系统整合、精准推送,健全企业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工作机制,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市工信局正着手建立全市企业首台(套)产品培育库,借助培育库,掌握全市入库企业现有创新产品数量、研发进度等,主动靠前,及时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同时,利用相关保险补偿机制,指导企业做好首台(套)、首批次等新产品宣传,大力开拓市场,加快产业化进程,尽快形成规模优势,为促进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张宇/文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