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荣成市

荣成:“信用+志愿”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风尚

2021-10-21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近年来,荣成市创新“志愿+信用”模式,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创新社会治理有机融合,坚持“共建共治共享”,调动起更多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积极热情,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明实践“荣成路径”。

  “信用+志愿”:守望相助“一家亲”

  荣成把调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表现形式,将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文艺活动等纳入志愿服务项目运作的范畴,迅速点燃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荣成市志愿者人数发展到现在有16万多人,而且志愿服务项目如火如荼、蓬勃发展,基本涵盖乡村治理的各个领域。
  眼下,正值金秋收获季,广大志愿者们穿梭于田里、晒场间,帮助村民进行秋收。掰玉米、收花生、晾晒粮食……那一抹抹志愿红成为最美的风景。一系列志愿助秋收活动不仅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提升了志愿服务水平,拓宽了服务范围,营造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优良社会氛围,让群众收获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午饭时分,荣成市众多村居便上演着这样温情的景象:“巧厨娘”志愿者们以暖心食堂为载体,以爱心饭盒为纽带,热情地为孤寡老人提供餐饮服务。寻常饭菜,经过志愿者们的精心烹调,温馨着老人的心扉,浓浓的幸福感环绕着老人的周身。目前,荣成市已建成400余家暖心食堂,为1.2万名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饭。同时创新“餐前一刻钟”等形式,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用心倾听群众声音,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荣成市将农村保洁员改为由志愿者义务清扫,节省人工费用1000多万元。很多农村开办起“修补社”,群众的家电维修以及房屋修缮、理发等,都可以找“会手艺”的志愿者免费服务,闲置的农机具也可以免费共享,真正实现了“一家帮大家帮”。

  “信用+志愿”:美丽乡村颜值靓

  在2019年的开展针对农村环境顽疾的“四清”整治行动,荣成市把信用引入进来,早拆多加分、晚拆少加分、不拆倒扣分,并将群众得分张榜公布,用大喇叭广播,第一时间让全村人都知道。同时,将以往的村民福利变成信用奖励,根据信用得分差额发放,每季度敲锣打鼓举行一次发放仪式,让积极参与的群众既得荣誉又得实惠,一下子就调动起群众参与积极性,短短7个月,全市800多个村居实现“零违建”,拆除各类违建10万多处、110多万平米,一举解决长期困扰农村的“环境顽疾”,成功获评2019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被国务院督查通报表彰。
  荣成把党组织担当作为、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也用信用分体现出来,信用分就是“德能勤绩廉”考核分,催生更强的先锋模范作用,绝大多数村的整治都由党员干部带头。村居间还自发比拼竞赛,“后进变先进”。通过信用撬动形成了干群一心、众志成城、戮力攻坚的工作局面,为推动更深层次的乡村自治打下了坚实基础。

  “信用+志愿”:群众有事“一网”办

  “我家水管漏了……”“村口的路灯不亮了”“我家熊孩子走丢了”“隔壁独居老人出行不便!”在荣成,家里家外,遇到想不明白的、解决不了的大事小情,找网格员已经成为大家的“首选”。一通电话,一条短信,随叫随到,为大家解决问题。
  网格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有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荣成借助信用这个“强磁场”集聚各类资源要素,为网格“强身健体”,让网格包罗万象、包打天下。通过给予网格员较高信用分,吸引党员、优秀志愿者、村民代表三类优秀人才向网格流动,得分高的纳入后备干部培养,迅速扩充“蓝马甲”网格员队伍。目前,“蓝马甲”网格员与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组成了乡村治理的“红蓝双军”。
  把就地解决问题作为评价网格信用分的重要指标,压实网格解决问题的属地责任,推动“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社情民意全掌握、矛盾纠纷全调处、民生诉求全办理、为民服务全方位。(来源:中国荣成)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张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