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我市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2021-10-23 编辑: 时英艳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沈道远)记者从10月22日市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市教育局近日印发《威海市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各中小学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且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等,全面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4个学段共78项劳动教育活动项目

      市教育局副局长于明伟介绍,《方案》重点突出了7项重点任务,具体包括:全面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探索体现问题驱动、知行合一、实践体验、感悟创新的劳动教育教学新模式;创造性开展劳动教育特色实践活动;研制具有威海特色的劳动教育任务清单和实践指导手册;加快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健全完善劳动素养评价机制;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建设等。

      《方案》中制定了《威海市中小学生劳动任务建议清单》,分为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高中4个学段,包括校内劳动、家务劳动、校外劳动,共列举了78项劳动教育活动项目。以小学低年级为例,校内劳动包括穿戴整齐,每天上下学坚持自己背书包,会整理自己的书包;家务劳动包括能清洗红领巾、袜子等小件个人衣物,可以叠衣服、裤子,自己系鞋带;校外劳动包括清理单元楼道或庭院卫生,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将垃圾倒入垃圾桶等。

      各学校要根据实际需要,配备足够的专任教师,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劳动模范、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担任中小学劳动教育外聘实践指导教师。同时,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

      《方案》规定,农村地区应安排相应的土地、山林、草场或水面作为学农实践的基地,城镇地区确认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学校要加强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逐步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实训基地。城区学校可与乡村学校联盟。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为必修课

      全面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作为《方案》重点任务之一,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时如何分配?

      “《方案》中明确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是必修课,确保课时独立,但具体实施过程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散或集中安排。”于明伟说。

      对于必修课之外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也提出了时间要求,即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小学其他年级和初中不少于3小时。

      面对普通高中劳动教育容易被挤占的问题,《方案》明确规定,各校要组织学生完成6学分的劳动教育课程任务。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课外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4学分的课程内容与通用技术课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

      此外,将每年“五一”劳动节前(后)一周定为“威海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宣传周”。

      “为确保各项劳动教育目标顺利实现,我们还制定了多项保障措施。比如备受家长关注的安全保障问题,将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学校层面也会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教育安全保障体系。”于明伟表示。

      学校、家庭、社会在育人方面都各自承担着重要职责,我市将充分发挥家校社三方在劳动教育中的独特育人价值和功能,完善三方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运行机制,确保劳动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

      校校有特色,推动中小学有效落实劳动教育

      近年来,各区市中小学都在积极推动劳动教育的有效落实。“以环翠区为例,田园躬耕、一米菜园、食育教室、中药百草园、人才‘贝’出等劳动教育试点项目如雨后春笋,形成了‘一校一品牌课程’的劳动教育发展样态。”环翠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谷娥说,目前环翠区36所中小学主动对接周边社区,共确立52个校社劳动教育共建项目,形成劳动教育志愿服务机制。

      环翠区将持续加强校内、校外实践场所建设,配齐劳动教育实践教室、实训基地,为实施劳动教育提供条件保障等。

      高新区田村小学校长林秀芳认为,《方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课时安排、学科融合,学生素养培养、家校活动、劳动评价等各方面皆有明确的指导,田村小学将按照《方案》的要求,探索有文化底色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劳动中享受思想的成长、文化的丰厚。(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