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荣成市

荣成暖心食堂再“加餐”

2021-10-28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这几份午饭盛在饭盒里,一会给腿脚不便的老人们送家里去。”10月24日中午,荣成市王连街道东岛刘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俊军像往常一样叮嘱着暖心食堂的志愿者们。东岛刘家村开办了我市第一家由村集体自发开办的暖心食堂。如今,像这样的暖心食堂在荣成有501家,覆盖64%的村居。
  2018年起,荣成市从解决“一餐热饭”入手,首创供老人免费吃饭的暖心食堂,有效解决了1.5万名8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的就餐问题。今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荣成暖心食堂再加“精神餐”。截至目前,荣成市累计开展“餐前一刻钟”特色党史宣讲活动2600余场次,提供便民服务3.6万余人次。

  服务升级“3.0”版本 “餐前一刻钟”是标配

  东岛刘家村的暖心饭盒模式,正是荣成市暖心食堂“2.0”版本,村居通过市场化运营或者自建厨房,把饭菜“点对点”配送到老人家里。而今年,暖心食堂还“上新”了“3.0”版本——村里对每位老人全面体检,将老人的姓名、身体状况、患有何种病症、喜好什么饮食、医生的饮食建议等全部上墙,并定制个性化食谱,让老人们吃得营养又健康。

  暖胃的同时,不忘暖心。临近晌午,荣成市宁津街道后卢家村暖心食堂十分热闹,与可口饭菜一同“出炉”的还有“巧厨娘”志愿者们精心准备的“文化大餐”。老党员杨国臣感慨道:“在党的领导下,咱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每天饭菜不重样,饭前还有精彩的节目可以看,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同样,在桃园街道嘉和社区的暖心食堂里,阅报栏上摆满了各级党报党刊和红色书籍,成为社区老人经常“打卡”的地方。如今,“餐前一刻钟”是荣成市各暖心食堂的标配,或唱革命歌曲,或听讲座,有条件的村居还在暖心食堂设置了电视、图书角、阅报栏,暖心食堂从单纯的就餐场所逐渐转化为老人们汲取党史红色精华的“加油站”。

  “餐桌课堂”传播党的声音

  暖心食堂变“餐桌课堂”,“巧厨娘”志愿者既是“服务员”也是党史“宣讲员”,将党史故事和身边的暖心事编成小品或三句半,深受就餐老人们的欢迎。荣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洪霞说:“暖心食堂是一个志愿服务的平台,也是一个爱心捐赠的平台,老人们在享用可口饭菜的同时,也教育子女及身边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崂山街道二疃村村民董传俊有个“特殊身份”——荣成市文明宣讲志愿服务团的“特邀志愿者”。每天晌午,他就会去暖心食堂为就餐老人讲党史。提起做宣讲员的初衷,董传俊激动地说:“作为党员,咱要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份热、发份光。”

  为增强宣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荣成市吸纳了老党员、百姓名嘴、专业讲师等群体担任专业宣讲员,组建起“和风习语”“红马扎”“船声筒”“红宣讲”等50多支特色宣讲团队,深入暖心食堂开展“红色家风代代传”“文明宣讲 益暖夕阳”等宣讲活动。截至目前,荣成已有1.3万名巧厨娘志愿者、700多名专业宣讲志愿者参与宣讲,叫响了“黄金一刻钟”微宣讲品牌。

  “志愿+”助力“农场+食堂”模式

  秋收时节,荣成市崂山街道崂山屯村的暖心农场里很是热闹,10多名志愿者将一筐筐刚摘的蔬菜送到村里的暖心食堂。看着这热火朝天的场面,年近八旬的王吉文老人忍不住搭把手、拉个呱:“以前俺是能糊弄一顿是一顿,现在天天去暖心食堂吃得营养又健康,俺老百姓现在多享福!”

  据了解,该村依托村集体经济优势,打造暖心“农场+食堂”模式,在村里复垦了5.8亩农田作为暖心农场,召集20余名志愿者组建3支志愿服务队,参与蔬菜种植和农场管理,为暖心食堂提供丰富新鲜食材。
  今年,荣成市在原有暖心食堂的基础上再提档,用好“食堂+农场”“食堂+活动”等服务模式,依托暖心食堂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和助老行动。每年重阳节还是暖心食堂开放日,由荣成市级领导带头走进暖心食堂,各级党员干部、志愿者们为老人送冬衣、理发洗衣、开展心理疏导等。

  如今的荣成村居,越来越多的群众愿意凑到暖心食堂说事,暖心食堂不仅成为了村里的“思想道德高地”,也成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落实的重要阵地。正如荣成市委副书记王洪晓所说:“荣成的暖心食堂成功将农村老人、妇女志愿者、在外子女、党员干部等各个层面的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拴在一起,成功打通农村养老服务和宣传服务的‘最后一公里’。”(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杜晓莹 通讯员 杨青/文资料图)
值班总编:孙
复审:谭立勇
编辑:张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