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写作和摄影这两种不仅耗钱,还需要有闲情逸致来经营的业余爱好,让人很难把它们和一个70岁的农民联系到一起。
文登区界石镇河北崮头村的丛万滋却把写作和摄影当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中收获着快乐。
他参与整理《文登史志》资料,每一篇文章都精雕细刻,每一个词语都反复推敲;他热爱摄影,足迹踏遍昆嵛山的山山水水,拍摄了大量珍贵的风土人情照片;他更是参与了完整解读昆嵛山的百科全书《昆嵛山志》的编写,将昆嵛山的珍奇中草药带到了大众眼前。
“我生在昆嵛山,长在昆嵛山,一辈子拍昆嵛山!”丛万滋说,30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本《大众摄影》杂志,上面刊登了大量的优秀摄影作品,这让他萌生了强烈的学习摄影的想法。
生在昆嵛山脚下,丛万滋把昆嵛山的美景和动植物作为拍摄主体。多年来,丛万滋拍摄的山中云海、日出日落、雾凇等大量的珍贵照片被刊登在各大刊物上。
“我对昆嵛山实在太痴迷了,痴迷于它的美景,它蕴含着丰富的宝藏,昆嵛山就是一座仙山!”怀着对昆嵛山的痴迷之情,他经常一连几天爬好几趟昆嵛山,就为了拍出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2013年10月,丛万滋的摄影作品《昆嵛山雪韵》刊登于《美丽中国》杂志。
丛万滋说,昆嵛山是一座野生植物的宝库,药材的品种很多,按照《山东中药志》上说的,山东的中药有一千三百多种,而昆嵛山就能有百分之七八十。在为编纂《昆嵛山志》拍摄照片的时候,丛万滋前后有六七个月的时间吃住都在山上,偶尔才会下山。用他自己的话说,作为一个摄影人来说,就应该吃苦。
丛万滋的网名叫“昆嵛山痴”,可见他对昆嵛山有多爱;他还有个笔名叫“笑对人生”,生活中的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这些年来,农闲之余,他积极整理与昆嵛山有关的历史典故和神话故事,为此他要经常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有的时候还要参考文登的地名志、县志来作为补充,以便尽可能详实地记录各个村落和景点的“前世今生”,为《昆嵛山志》、《文登县志》等书籍的编纂提供了大量历史资料,也给后人留下一份图文并茂的历史记录。
潜心历史整理,寄情昆嵛山水。作为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丛万滋不惜花费大量时间、资金,用文字和图片记录昆嵛山的变化,乐在其中;他更是把对生活的热爱对昆嵛山的热爱,倾注到每一个镜头上,让我们期待这位“昆嵛山痴”的新的“青春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