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斩获国家科技奖,这些威海企业凭啥?

2021-11-08 编辑: 宋倩

 

     11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在这场最高规格的科技奖励大会上,威海也交出一份闪亮答卷——威海中玻新材料技术研发有限公司等4家骨干企业4项科技成果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位列全省第三。

      11月4日至5日,记者连线采访了4家企业的项目参与人,听他们讲述荣获国家科技奖背后的创新故事,感受“三链协同”迸发出的科技动能。

      威海中玻新材料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坐了二十年“热板凳”,冲破镀膜玻璃技术欧美封锁

      “玻璃,是最容不得瑕疵的东西,就连一个小气泡都会特别明显。就像我们做科研一样,容不得一丝误差。”威海中玻新材料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起英这样形容和她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玻璃。

      说起玻璃,很多人觉得和科技创新关系不大。但在刘起英所带领的镀膜玻璃生产技术研究团队手中,一块玻璃可以被覆上20多层功能薄膜,被赋予保温、隔热、节能、导电等功能,而厚度比头发丝还细上千百倍。

      赋予玻璃如此“膜力”的,正是2001年就开始的“浮法在线氧化物系列功能薄膜高效制备成套技术及应用”项目。早在2008年,从中玻控股威海基地生产线上走出的镀膜玻璃就被安装在了北京奥运村。

      一块块节能玻璃里,藏着一个镀膜玻璃研发团队长达二十年的科研历程。“之所以立项,就是因为欧美长期的技术封锁,我们的企业只能花高价进口这种功能性玻璃。”刘起英说,研发团队和浙江大学牵手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技术路径,研发核心装备,直接打破欧美垄断,最终捧回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每年至少半年都在生产线上做实验,成天面对的是上千摄氏度的玻璃窑炉……“都说坐冷板凳,我们坐的可是夏天超过50℃的‘热板凳’。”刘起英说,最难突破的就是如何保证4米宽幅玻璃的功能薄膜的均匀性。

      为此,浙大和研发公司团队一个负责理论研究、一个负责应用实验,终于获得重大突破,镀膜速度达到每秒45纳米,满足浮法玻璃在线镀膜生产的需求。如今,运用此项技术生产的节能玻璃年产量超过2亿平方米,国内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60%,年可节约标煤320万吨,中玻控股威海基地也成为此类产品的最大生产基地。

      刘起英说,团队已经着手研发具有高节能性的智能玻璃,把更多科技力量注入威海玻璃产业,让小小玻璃成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材料。

      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

      高品质、机械化海参加工生产实现从0到1的突破

      7家单位参与、16年不懈攻关,构建起海参工业化加工技术体系,实现了高品质、机械化海参加工生产从0到1的突破,直接推动了我国海参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此,“海参功效成分解析与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作为项目参与单位的“老大哥”,我市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在整个项目研发过程中提供原材料、实验场所、生产线,并派驻技术人员全程参与。参与项目的好当家国家级技术中心主任孙永军说:“这个项目是我们对海参功效成分的更深层次的研究。”

      早在2002年,好当家就和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合作进行由传统向高端的海参加工方式升级研究,并在2004年拿到国家发明专利。随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其他企业的加入,“海参功效成分解析与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正式立项。

      解读一只海参的功效“密码”,是无数科研人员用无数次的实验换来的。目前,该技术成果已在全国多数大中型海参加工企业得到普遍应用,海参营养保持与精深加工技术体系已与部分上市公司合作,为企业带来数百亿元的增收。

      眼下,作为该项目落地的第一家企业,好当家6000平方米的新工厂已落成。孙永军说:“我们配备了海参系列产品生产线,包括海参口服液、海参胶囊等,还有一条正在调试的海参饮料生产线,我们还通过更加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将威海海参产业做大做强。”

       威海百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亚热带果蔬迎高值化“春天”

      让荔枝、龙眼、苦瓜、葛根等亚热带蔬果浓缩成汁成粉,又能最大程度保留其中的多糖、多酚、三萜等活性物质……威海百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营养健康导向的亚热带果蔬设计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曾经的亚热带果蔬,长期以鲜销和干制初加工为主,鲜见精深加工的高值化产品,综合效益一直不高。”参与项目的百合生物副总裁王丽娜介绍,为解决这一问题,多年前百合生物便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合作,最终成功分离提取并将果蔬中的活性成分进行改性增效。

      2016年,该项目从实验室走进了工厂,百合生物为研究提供了中试生产线,经过两个月的实验后,产品开始上线生产,于2016年中上市,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在百合生物,龙眼、荔枝变成龙眼、荔枝全粉,苦瓜变成了不苦的全粉,这些果蔬全粉还可以做成特医、特膳食品。目前,百合生物生产的葛根提取物大豆磷脂软胶囊、苦瓜洋参软胶囊等保健食品已在市场上引起了不错的反响。

      相关产品上市后,百合生物又将市场反应不断反馈给研究院,从而进行技术改进、产品升级。百合生物和研究院的“双向选择”让相关产品以最快的速度产业化并投向市场,在市场检验下不断进步。王丽娜说:“我们会实打实做出好的产品,为消费者服务,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不断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为医生“铸剑”,微创便能治愈踝关节

      作为全身负重最大的踝关节,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刚刚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足踝外科精准微创治疗关键技术体系建立与推广应用”项目让微创便能治愈踝关节成为现实。

      “足踝外科精准微创治疗关键技术体系建立与推广应用”项目将踝关节作为主体进行研究,体系内包含12项前沿手术技术和配套设施。作为项目团队中唯一的参与企业,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当于“铸剑师”的角色,参与项目的威高骨科副总经理王晗说:“要匹配这一系列前沿微创技术,相配套的工具和设备也要做到前沿。”

      参与过程中,威高骨科不仅与国内知名医院组建国家级的创新团队,还和临床一线深入配合,针对足踝外科精准微创手术所需的手术工具进行配套升级,让器械与医生达到“人具合一”的状态。针对植入假体的材料单一和适配度低的问题,威高骨科工程师和医生团队深入合作,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出具有生物学功能的个性化假体,并于2016年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3D打印距骨植入手术。

      截至目前,项目组已完成了足踝精准微创手术7800余例,手术疗效及重返运动率明显提高,并发症、感染率大幅降低。项目内的部分技术已获得国际认可,拥有手术指南,也就意味着已经有国内外专家开始借鉴手术方式,尝试新的技术。

      “目前我们也在进行手术机器人的相关研究攻关,致力于让手术更加精准、更加智能,这也是和国际接轨的项目。”王晗说,公司将继续和临床展开合作,用科技创新为我市医药医疗器械等十条优势产业链赋予更多可能。

      ■科技创新,企业要唱主角、挑大梁

      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处于什么角色?在我市国家科技奖的“光荣簿”上,28个奖项基本都由企业摘得,其中还包括两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截至目前,我市企业创新指数居全省第3位……由此看来,企业完全可以在科技创新中担起主要角色、起到主体作用。

      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一个创业梦。我市将科技作为产业现代化的关键,把企业作为产业现代化的主体,已经形成了一批链主型、平台型、撒手锏、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我市还要继续拿出好政策、好办法,引导企业用创新理念武装头脑,建立企业研发投入递增奖补激励机制,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定制”培育,为企业唱主角、挑大梁鼓足勇气、底气。让企业在创新中唱主角、挑大梁,不能靠“单兵作战”,需要“抱团创新”“链上协同”。这需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三年来,我市已搭建起“1+4+N”创新平台体系,全方位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的创新生态。还要继续优化提升“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生态系统,“撮合”产业链上的协同创新,让企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使其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杜晓莹 刘鹏雪 通讯员 修鹏远/文 朱春晓/图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