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相机、矿泉水、几本相关的文献书籍……收拾好简单的行囊,随时向下一站出发。这是自2013年回到威海后,姜明星最为习惯的状态。












8年来,他驾车走过1000多座村庄,超过威海村庄总数的三分之一,行程十多万公里。

对于姜明星而言,用脚步丈量家乡的土地、跑遍大小山头的意义,除了加深自己对威海的了解外,更重要的是,享受这个从翻看书本、查阅资料到亲身体验、亲眼见证的过程。
早晨五点多,姜明星便开车上路了。他今天计划要去的是文登界石镇的几个村子。

▲9月中旬,姜明星在文登区界石镇板桥村采风
沿路经过板桥村,村里这所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大房子引起了他的兴趣。这种调查中的新发现,总能让他乐得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整理出来,第一时间与读者分享。

▲古时大户人家在过道旁搁置灯火处

▲屋顶上印有图案的灰瓦,彰显中国古建的艺术美感
走村串乡,名木古树、古建筑、自然地理、历史民俗……都是姜明星研究的对象。在这条行走的道路上,手机成了他的得力工具,里面保存了不计其数的录音、视频等珍贵资料。

遇到村民,姜明星都会停下来,与他们聊上几句,兴许就能探听些有用的信息,或是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
毕竟,有些没有文字记载的故事只能从村里的“老辈儿人”口中听到了。

▲界石镇旸里村
在旸里村,一位大叔正在讲述他们村里旧时的一位大财主家的气派与往事。姜明星不禁停下脚步,认真听了起来。

▲界石镇新炉村
行走的过程中,姜明星发现,以前的地方文献或网络文章中关于一些地方风物资料的描述并不正确,有的与事实偏差很大,误导了读者。
这次来到新炉村,为了求证一份关于威海古树的资料,他立即向当地村民打听这棵百年古树的所在。

▲界石镇青庄村
得到想要的信息后,姜明星继续向下一站出发。路过青庄村的大房子时,他犹豫了一下,又把车倒了回来,“我还是把它拍下来吧,我不拍恐怕就没人拍了。”
很多老房子现在看来还算平常,由于拆除损毁,许多年以后变成了一个念想。姜明星要求自己能多记录一点是一点,多留些有价值的资料给后人。

不只是老人、乡音、老屋,就连路边几株普通的野草,也可以感知家乡的发展和变迁。
这种儿时吃过的酸酸的野草,勾起姜明星对往事的回忆,随手用手机拍了下来。

青庄村有一棵400多年的河柳树,还有一棵500多年的白蜡树,许多年前姜明星就见识过,这次他又特意过来看看古树的生长情况。这种感觉对他来说,就像看一位忘年交,亲切得很。

触碰着古树的新叶,姜明星感慨万千。在他看来,这些古树因受岁月侵蚀而非常脆弱,不少古树他数年后再去看时已经枯死,这样的事情令他痛心疾首,姜明星希望人们能科学善待这些古树名木,不让这种遗憾再次上演。

今年威海夏秋时节连续多雨,在昆嵛山脚下,姜明星发现有处漫水桥被河水没过,形成了一道瀑布。为了得到好照片,他不惜涉险到桥下拍摄。

“我喜欢写实用型的游记,用攻略的方式写,让更多人用起来方便,所以得把具体信息核查详实。”姜明星说。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威海之美各有不同。这次,姜明星在昆嵛山脚下的一处荷花池取景拍摄,记录花期时间。

▲姜明星所收藏的威海明信片
细致严谨的考察,为他写下近百篇威海旅游攻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总浏览量已有上千万次的攻略,让人们认识了“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的威海,很多人慕名而来,选择定居在这个美丽的城市。
手绘地图是姜明星最喜欢的事物之一,因为它记录着城市的发展印记。刚回到威海时,威海还没有一幅正式的城市手绘地图,时至今日,姜明星已经收集了30多幅。

行走在路上,不经意间可能就有新的发现。一个村名的拼音标注,都能让令姜明星颇为激动。
在威海的地名中,“产”字通常都读作“shan”,但在文字资料或地名记录时又被标注成“chan”,路上的这个村子却是很少见的用方言标注成“shan”,为此姜明星特意找了许久。

下乡时的姜明星总是行色匆匆,他每次都会去许多村子,迎着朝霞出门,披星戴月回家,最多的时候,一天走过五十多个地点。
现在的他更像是一部活地图,凡是他探寻过的古村、古树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人和事,他都能如数家珍地讲个不停。

过去这八年,姜明星不满足于目光所及和脚步所达,更是把所见所得倾注于笔尖,形成了珍贵的文史资料。
他一边不断进行田野调查,建立了由20余万张原创图片和数千份一手视频组成的威海影像资料库,一边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了近5000余册威海地方文献资料。

▲姜明星所参与编撰的部分书籍 姜明星/摄
“看得真着,写得实在,行得踏实,活得充实。”正是用脚步丈量和钻研威海的经历给了姜明星足够的底气,这几年他还参与了《威海人史话》《故事中的威海》《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威海》《画说威海》《威海名人》《威海传统村落》《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志》等作品的编撰、编纂工作。
在姜明星看来,自己做得远远不够,他希望通过自己不断地行走,能够形成对威海历史文化更为系统的总结,让后人能够更方便、更省力、更全面地了解威海。

姜明星说,书写威海,自己永远在路上。而这段行走威海的“路”,何时是尽头,他也不知道。
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他认为这件事有意义,他会一直坚持走下去。(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彬 文/图 部分图片由姜明星提供)
值班总编:王 岚
复审:谭立勇
编辑:岳 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