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大改进行动

精准呵护“朝霞夕阳”,荣成市这样为“一老一小”群体办实事

2021-11-17 编辑: 宋倩

      

      跟着文化志愿者学习面塑制作,听“红马扎”老党员讲述党史故事,“海螺姑娘”为特困老人收拾房间,暖心食堂品味“一餐热饭”……今年以来,荣成市加大对“一老一小”群体的保障力度,通过整合阵地、志愿等资源,立足群体需求提供精细化服务,让共建共治共享成果惠及社会大众。

      乡村复兴少年宫成孩子们的“打卡地”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嘹亮清脆的歌声从寻山街道乡村复兴少年宫传出,20余名青少年在寻山完小寻梦教师志愿者带领下学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而在另一间教室,来自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的学生志愿辅导员正在为15名小学生开展海洋环保知识讲座。

      这样的活动,在寻山街道的4所乡村复兴少年宫每周末都会进行。寻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主动对接市级文明实践宣讲团队、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辖区中小学,筹建了由18名志愿辅导员组成的专家团队,为孩子们提供思想道德、科技知识、文化活动等多样课程。”

      为吸引更多孩子,寻山街道将乡村复兴少年宫课堂进一步延伸,将辖区内青安屯英烈展馆、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暖心食堂等阵地,打造成青少年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目前,辖区共组织1600余名青少年,开展了100余场次主题活动。这些功能多样的“课后实践中心”已成为孩子们周末学习娱乐的重要“打卡地”。

      作为全国50个“复兴少年宫”建设试点县(市、区)之一,今年以来,荣成市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按照“城郊先行、辐射全市”的建设思路,全面启动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目前,荣成已在33个乡村学校少年宫、6个镇(街)文明实践所、20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挂牌试点建设“复兴少年宫”。

      同时,荣成市更注重“内在”服务的精准供给,采取社区“自主”服务一部分、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点单”服务一部分、聘请专业辅导老师“精准”服务一部分、社工服务中心“专业”服务一部分的运作模式,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时,结合少年儿童需求和辖区实际,精心推出乡村“复兴少年宫”相关活动项目,活动内容包含科普、戏曲、美术及富有地方乡土文化特色的剪纸、“三渔文化”等,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精彩课余文化生活。

      “海螺姑娘”成困难老人好帮手

      在关注儿童群体需求的同时,荣成市加大对老年群体的关怀力度,着眼于提升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保障水平,加快构建科学、规范、有温度的分散特困供养新模式,打造了“海螺姑娘”分散供养特困居家照料护理服务品牌,变兜底救助为幸福供养。

      11月5日清晨,身穿蓝马甲的助老员韩小伟一早来到虎山镇石硼子村80岁老人于维彬家里,擦窗扫地、刷锅洗碗、整理床铺,把老人家收拾得干干净净。随后,他陪老人聊着家长里短,仔细询问了老人近期的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提醒他多穿衣服少吃盐糖。“小韩经常到我家帮忙,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对我照顾得很好。”于维彬夸奖道。

      韩小伟正是“海螺姑娘”的一员。2020年9月,荣成市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与威高集团合作实施“海螺姑娘”居家服务项目,招聘成立多支“海螺姑娘”居家服务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建立完善“智慧救助、生活照护、康复护理、慢病管理、心理关怀”五位一体服务体系。“特困供养人员就是我们熟知的五保户,大部分人员没有子女。”荣成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助老员大都生活在特困供养人员家附近,上门服务时更容易被老人认可。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海螺姑娘”已在荣成遍地开花,全面覆盖。目前,荣成市已建成11处镇街居家服务站点,辐射全域22个镇街,共有近800名“海螺姑娘”为3200名分散供养特困对象提供爱心服务。“‘海螺姑娘’全部经过专业培训,不仅能帮助老人打扫卫生,还提供助浴、助行、助餐、助医等服务,每月上门服务至少10次。”威高(荣成)医养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邱庆庆说。

      荣成市突出智慧化监管,将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纳入线上监管。在荣成民政智慧监管调度中心的云平台监管大屏上,老人自理程度、街镇分布等养老服务各项指标,以地图、图表、排行榜等方式进行了直观展示,对荣成市养老机构、暖心食堂、养老产业运营等情况提供全方位监管与数据分析,真正构筑起精准服务“智慧圈”。

      荣成市还发挥志愿服务引领作用,建立“信用管理+志愿服务+暖心食堂”模式,发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为农村老人提供爱心午餐。目前,507个村居建起暖心食堂,组建400多支“巧厨娘”志愿服务队、注册1.5万名“巧厨娘”志愿者,实行村级互助、集中配餐、暖心饭盒三种运营模式,解决贫困孤寡老人“一餐热饭”问题。暖心食堂均设有丰富老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餐前一刻钟”节目,有条件的村居还在暖心食堂设置了电视、图书角、阅报栏,让老人们在享用可口饭菜的同时,感受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杜晓莹 通讯员 于淼/文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