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云洲无人船艇产业化项目签约经开区,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中大型无人船艇生产基地,这标志着经开区高端装备制造再上新台阶。
精准招商+专业服务,引得云洲来
今年3月,经开区商务局从市发改委获知一个重要信息: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全国选址打造大型无人船艇生产基地。
“项目能否引进,从我们自身考虑,首先是要符合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从项目来考量,需要对项目质态进行评估甄别。”经开区商务局副局长刘增波介绍说。
近年来,经开区持续强化科技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五个导向”,在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实体园区内规划布局高端海工装备产业园,加快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和层次,并成立了工作专班。“我们梳理了区内的龙头企业,包括上下游的配套情况,也列出了重点盯进的项目清单,云洲公司就是我们盯进的项目之一。”
云洲智能科技是国内首家专注从事无人船艇研发、生产、销售与提供行业解决方案于一体的高科技公司,海工级和海防级无人船艇市场占有率占据领先优势。公司参与制定国内全7项无人船艇相关标准,技术填补多项国内空白,其中自主航行、智能避障、协同控制等核心技术多次被评为国际领先,荣获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中国专利奖等诸多奖项。
“2019年营收6500万元,到2020年就翻了四倍达到2.7亿元,预计今年可达4亿元,这是个发展后劲非常强的高科技企业。”随着一次次相互考察了解,“必须拿下”这个念头,在经开区招商人的心中愈发强烈。
于云洲而言,威海三面环海,坐拥千里海岸线,具备发展海洋智能装备产业的优越条件。而更打动他们的,还有经开区招商人全面细致又专业的服务。
“经开区汇聚了招商金陵船舶高端客滚船、赛科船用泵等一批装备项目,拥有中船集团716所、北大海洋研究院、哈工大天智研究院等高等级科研平台,另外哈工大(威海)和山东大学(威海)能够提供很好的研发、人才配套资源,从高端人才到产业工人,以至到上下游的配套都备齐了。”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余天亮告诉记者,项目落地更多的是看重投资服务环境,注重产业配套能力。每一次考察时,经开区商务局工作人员都会提供包括土地、海洋、气象以及产业等方方面面的相关资料,甚至连烟台的一些涉及配套的企业都进行了梳理,为云洲快速决策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资料支撑。同时,经开区还提供了从固定资产投资,到产业基金扶持,再到市场支持等的一揽子红利政策,让他们感受到了深深的诚意。
“这份诚意足以打动我们。”余天亮表示。水到渠成,今年7月15日至16日,在青岛举行的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经开区签订框架协议。时隔120余天,云洲无人船艇产业化项目正式签约经开区。
正如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云飞在签约仪式上说的那样,“云洲在发展壮大的时期,遇见了最美的威海。既是过往的感情与感恩,又是当前的关怀与支持,更是面向未来的成长与展望。”
1+N,“链”齐朋友圈
11月19日上午9时许,云洲无人船艇产业化项目签约第二天,刘增波打开电脑,又一次梳理能给云洲配套的产业企业名录。
“根据无人船艇产业特点,它能够有效吸引和聚集船艇制造、船配设备、船载感应器和船舶信息化等产业上下游资源,推动经开区海工装备产业发展。”刘增波告诉记者,挨个对船艇组装上下游产业进行梳理,这项工作早在云洲招商之初,就已经开始了。
“云洲与潍坊青州巨龙科技公司原来就有业务上的合作。我们在和他们进行考察谈判的时候,了解到了这个情况。”刘增波介绍说,潍坊青州巨龙是疏浚工程装备、水域保洁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以及“专精特新”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为此,8月27日,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副主任王清带队赴潍坊青州巨龙洽谈对接;10月9日,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副主任谭远国带队赴潍坊青州巨龙考察对接……双方的合作慢慢深入,新的项目不断酝酿。
“我们更多希望在威海,基于威海本身三面环海,千里海岸线,面向东北亚整个的应用示范,去形成制造和销售一体化的基地,去开拓更多的新领域。”签约仪式上,余天亮满怀信心说了这么一段话。
而当下,经开区招商人正在做的,就是通过招商延链补链强链,增大、放大产业效益,让云洲的带动效应发挥到最大化,从而促进整个产业提质升级。
“目前,已经确定潍坊青州巨龙同云洲科技一同入驻项目区。后期还将联合中国海洋大学李华军院士,三方共同合作生产智能化疏浚工程装备。”刘增波又一次传来好消息。(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慧 通讯员 刘红志/文 孙大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