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威海“碳”索走在前列

2021-12-08 编辑: 宋倩

      15年前,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张沛东在威海海底种下了第一棵海草。日前,这棵海草“长”到了第十届“母亲河奖”的绿色项目奖名单中。这个奖牌,成为我市海草床修复工作的最佳认可、最生动诠释。

      从海底“种草”开始,到对蓝色经济的威海“碳”索,我市成为国内开展蓝碳研究最早的地区之一。率先起跑,是因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海岸线占全国的1/18的威海,拥有1.14万平方公里广袤海域面积,是陆地面积的2倍。在三种海洋碳汇生态系统中,除红树林外,海草床和盐沼湿地都在威海有着广泛分布。海洋牧场,面积120万亩,通过贝、藻类养殖和微生物作用,持续捕获固定封存二氧化碳,被公认为重要的蓝色碳库。

      天然优势之下,威海释放出了“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一个个“重量级”专家学者,开始出现在威海。更为珍贵的是,他们不是以“客人”的身份来一趟就走,而是用各种方式扎下了根。

      在威海,中国工程院唐启升院士设立了全国第一个海草床生态系统碳汇观测站,中国科学院焦念志院士设立了国内唯一的海洋生态经济主题院士工作站。一系列研究中心、创新中心、试验站等接连在威海“落子”,集聚了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等一流团队。

      仅在11月18日这一天时间,就有山东省海洋负排放焦念志院士工作站、黄渤海蓝碳监测和评估研究中心(威海基地)、黄渤海区海洋牧场管护评价与海域管理(威海工作站)、滨海湿地蓝碳监测技术与应用威海示范基地等4个科研平台,同时落地。这样的节奏,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威海已经成为国内蓝碳研究团队最多的地区。

      在顶级专家、机构的“加持”下,我市将“先发优势”转变为了“领跑实力”,在986公里海岸线上对海洋碳汇先行先试,写出了一张国内外瞩目的“成绩单”,一批成果走在前列:率先完成海带养殖碳汇方法学制定;率先开展海洋渔业碳汇交易示范路演;率先完成全省海岸带蓝碳资源植物群落多样性评估,蓝碳资源植物物种数据库和标本库初步建成;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性文件《威海市蓝碳经济行动方案》;国内第一笔2000万元的“渔业碳汇贷”发放成功;渔业碳汇机制研究、标识计量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关键突破。

      眼下,这张长长的成绩单,还在继续。

      这是一个向海洋碳汇不断挺进的没有结局的故事,惟有一点确定不疑,已经率先起跑、领先一步的威海,只要一刻不停地加速奔跑,就一定会不断创造出一个个更加精彩的未来。

      【科普链接】

      碳交易:市场化减排重要手段之一

      碳交易,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

      按照碳交易的分类,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有两类基础产品,一类为政府分配给企业的碳排放配额,另一类为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

      配额交易即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国家将该控排目标转化为碳排放配额并分配给下级政府和企业,若企业实际碳排放量小于政府分配的配额,则企业可以通过交易多余碳配额,来实现碳配额在不同企业的合理分配,最终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控排目标。

      CCER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CER交易指控排企业向实施“碳抵消”活动的企业购买可用于抵消自身碳排的核证量。

      海洋碳汇在CCER交易中拥有巨大潜力。《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消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

      山东省是能源消耗大省,总体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做好碳汇交易市场工作尤为重要。《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我市将按照国家部署要求,积极推进渔业碳汇、海草床碳汇等蓝碳资源参与国家自主减排交易,使蓝碳资源变资产、资本。(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彩明 沈道远 通讯员 胡红智/文 孙大伟/图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