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冬的威海,风景已然有些萧瑟,但在羊亭镇北上夼村的百年金柿园里,一丛丛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点亮了整片山野。

柿树根系强大,吸水吸肥性能均强,对土壤适应性强,并有较高抗旱力,所以常常有百年以上古树出现。

在这里,树龄百年以上的柿子树共有11株,其中,10株集中分布在群山环绕的山谷之中,非常壮观,它们平均胸径59厘米,树高6.5米,冠幅10米×10米,生长旺盛。另外1株位于村东,树龄为130余年。

顺着园区道路前行,成阶梯状分布的古柿树呈现眼前,自山下一直延伸至半山腰,虬枝错落,坚秀挺拔。

金灿灿的柿子挂满枝头,在蓝天的映衬下,漫山的橘红醉了整个园子,给山野带来一片温暖的光。

“柿”谐音“事”,古人便将诸多喜庆吉祥的内涵融入其中,如“事事如意”“事事安顺”“事事平安”等。这片百年金柿园,也承载着一段美丽传说。

相传清道光年间,文登一李氏书生,屡考不第,云游威海卫,山中偶遇道人,请其指点迷津。道人言道:“若使荒山长出黄金,柿柿如意也。”书生百思其悟,于是,于泰山采柿树九颗,植于山堰,三载后,柿树开花,硕果满枝。李氏书生金榜题名。

数载后,老道故地重游,指着九颗长满金灿灿果实的柿树,挥毫作楹联一副:柿柿如意碧山长黄金,潺潺汇渊泉水满塘鱼,横批:金柿山灵。

转眼间,百余年已过,这些老柿树如山村的守护者一般,始终矗立在那里,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红了一年又一年,传达着美好祝愿。

“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轻匀绛蜡里团酥。不比人间甘露。”柿子不仅观赏性强,味道更是一绝。

轻轻掰开一颗饱满的柿子,清甜的馨香扑面而来,甜甜软软的柿肉,充盈着味蕾,从舌尖一直滑到胃里,一路甘甜,一路清爽,最后幸福地填满心间。

柿子新鲜时柔软甘甜,被风干做成柿饼后,也不失风味,照样甜美怡人。柿饼有着活血化瘀、健脾消食、止咳化痰、生津止渴的功效。当你用嘴唇触碰上柿饼表面,那晶莹如雪的自然糖霜便融化开,洋槐蜜一般的清甜充斥口中。

甜蜜的果实离不开辛勤的汗水,摘柿子的场景,不知是否能让你想起儿时那些关于乡村的回忆。

我们在繁盛的秋,尽情享用这浑然天成的流心甜品,到了冬天,也能把这窖藏的柔韧美味细细品赏。

柿子不能空腹食用,因为它含有单宁酸和果胶等物质,会与胃液发生反应,危害到肠胃健康。另外,柿子在食用的时候,还不能与螃蟹、红薯等食物一起食用,否则会导致恶心不适、腹痛等症状。柿子和酒也是不能同食的,同食胸闷、腹部疼痛难忍,会引起中毒。(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毕钰晶/文 宫举卫/图)
值班总编:孙 锋
复审:谭立勇
编辑:张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