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山水文园·福海项目正式复工,预计2022年底交房。从立案到依法裁定通过,项目只用3个月就完成重组,跑出了为民办实事的“经开区速度”。
在项目开工前,全体业主联名向经开区管委送来感谢信和锦旗,为经开区解决“民生之痛”表示感谢。
成立工作专班,攻坚民生工程
2013年,山东鑫恒置业有限公司选址经开区悦海公园南侧,开发建设山水文园·福海项目,共建设9栋住宅楼504套房屋。按计划,2018年底,交付4栋楼,2020年底,剩余全部交付。
还没等到2018年年底,开发商资金链断裂,项目停工,282户业主彻夜难眠。直到2019年6月30日,开发商才勉强将1、2、3、7号楼部分房屋交付到业主手中。
经开区管委把处置项目及“半拉子”工程作为重中之重来抓。2020年6月,山水文园·福海项目工作专班成立,经开区管委将项目纳入“攻坚作战”清单,誓要拿下这块“硬骨头”。
工作专班成立后,针对梳理排查出的问题逐一分析研究,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明确项目推进的时间表和目标,确保维护群众及各方债权人的切身利益。
“最初,我们提出一个救盘方案,多次到北京和烟台,与项目总部和债权人商谈复工问题。”经开区建设局副局长宋敏介绍,在深入了解过程中,工作专班发现,建设资金缺口太大,开发商及其关联公司债务缠身。2020年年底,项目总部回复,无力继续推动项目建设。
倾听民声,化解业主焦虑
在与开发商、总包方、银行磋商的同时,工作专班与业主们的互动也更加紧密。
“通过微信工作群,我们随时了解业主的诉求,并把项目进展情况及时传达给他们。”经开区建设局工程管理科科长于涛介绍,2020年年底,原物业公司单方面撤场,已交房屋陷入无人管理状态。应业主要求,工作专班首先解决了小区已交房屋入户临时用电改民电的大难题,并指导业主们自发组织对小区已交房屋物业进行自治,仅半年,缴费率就达到八成。
期间,工作专班先后解决了电梯维保到期续保、公共区域电费、小区东大门门禁维修、小区隔断安装、组织业主代表见面会商谈小区物业自治期间出现的各种困难、追讨预交的物业费、新物业公司进场事宜……
“别小看这些问题,民生无小事。”业主们在感谢信中提到,在处置这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过程中,工作专班的工作态度和办事作风,化解了业主的焦虑、担心和怨气。“业主对政府越来越信任,越来越满意。”
一边是开发商无力再建,一边是业主翘首期盼,项目停工近两年,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破产重组,成了最大的希望,也是最有效的解决手段。
破产重组,项目复工
2021年2月,在市政法委、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导下,经开区管委、经开区法院密切配合,充分听取债务人、主要债权人、重整申请人、意向投资人等方面意见,经多次磋商,对鑫恒置业进行破产重整达成共识。
2021年5月,经开区法院依法启动预重整程序。8月23日,经区法院依法裁定对山水文园项目进行破产重整,9月22日,管理人依法招募成山集团为破产重整人。11月26日,经开区法院批准山东鑫恒置业有限公司重整计划草案。
12月23日上午,山水文园·福海项目复工仪式举行,成山集团投入1亿元,用于重整项目工程建设。
复工当日,不少业主从全国各地赶到威海,见证山水家园·福海项目复工时刻。在仪式现场,1号楼业主张利不停地将现场照片和视频发到微信群里,业主们留言,“这是一个流泪的时刻。”
从去年专班成立到今年5月项目立案,工作专班用11个月时间拿出切实可行的重整方案;又用3个月,完成项目立案到重整方案的裁定通过流程,整个过程创造了令人瞠目的“威海速度”!
张利坦言,业主中有不少做项目重整的专业人士,在他们看来,重整这样的项目,三到五年是正常的,10年也是有的,但没想到这个项目的推进速度能这么快。
山水家园·福海项目的快速盘活,是经开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矛盾纠纷化解领域的成功实践,也是经开区在精致城市建设过程中,努力化解城市“成长烦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取得的重大成果。
“老百姓焦虑的事情,就是我们为民办实事的工作内容,我们不能让这个项目成为城市的‘伤疤’。”看到项目复工,业主在微信群里撒花祝贺,宋敏难掩激动,“我们也很开心,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来源:威海经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