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区

强化诉源治理,经开区法院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2021-12-28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经开区法院凭借探索“以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新路径,将“行业组织”变身专业解纷“娘家人”,将“网格法庭”打造成矛盾纠纷“终点站”,将“诉调对接”按下简案快审“快进键”,深化司法前置、诉源治理,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今年前10个月,诉讼收案数同比降低17%,民商事案件受理量同比降低18%,这是多年来首次出现大幅下降。
  经开区人口集聚度高、市场活跃度高、经济外向度高,面对经济活动带来的社会治理压力,针对智慧谷产业园商事主体众多的实际,经开区法院主动引进“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矛调中心、“综合性”威海市酬和商事调解中心、“专业化”行业解纷平台,“三大金刚”将行业专业矛盾纠纷分类划线,最终实现了“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一链条解决”,为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提供综合性、高效率解决途径。现如今,经开区法院已与辖区21家物业、商贸、网络消费等行业专业调解组织对接,推动实现“类案类调、行业解纷”。
  针对社区复杂多变的矛盾纠纷,经开区法院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和社区网格建设成果,将智慧法院办案平台体系搬进社区网格调解室,与此同时,法院将调解力量“兼职”转“专职”、调解机制“一元”转“多元”、调解方式“被动”转“主动”,开辟了一条源头设“点”调节纠纷的新道路。通过建设15处社区网格“法庭”,按照“1拖N”模式承接周边1至4个社区矛盾纠纷和法院分流诉前案件调解工作,真正把“微法庭”搬到了群众家门口。面对辖区各类案件,经开区法院通过深化“诉前委派”机制、“分调裁审”机制、“审调结合”机制,综合建“链”,坚持将调解工作融入审判活动全过程,建立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力求司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今年以来,经开区法院针对市场消费、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综合调解成功率93%,为减少诉讼“增量”发挥了重要作用;“网格法庭”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1500多人次,90%以上矛盾纠纷实现社区内就地化解;法院以速裁机制审结案件,平均审理期限8.4天,同比缩短80%,实现简案快审“加速度”。(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威晨)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孙
复审:谭立勇
编辑:董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