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菜品论“勺”卖,“光盘侠”遍校园……威海学校这样打好“节约牌”

2021-12-31 编辑: 仲鹤

      12月29日中午,记者分别走进山东大学(威海)、古寨中学、统一路小学三所学校的食堂,看师生们如何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经探访发现,小份菜探索新可能、小分队监督不浪费、“小红帽”带头作表率,“节约粮食,减少浪费”的理念在各学校都得到了较好地落实。

      场景一:比半份更少的“小份菜”备受欢迎

      时间:12月29日中午12:32

      地点:山东大学(威海)泰园餐厅

      “帮我打1.5元的手撕包菜,0.5元的荷塘小炒……”跟随山东大学(威海)大一学生邓伊婷走进山东大学(威海)泰园餐厅二楼,记者看到,摆放在窗口的自选菜,学生们均可以打半份。

      邓伊婷解释说:“自选菜窗口有价格1元到4元的菜品可选,不同的是,这里可以论‘勺’买,也就是小份菜,如素菜是每勺0.5元,对想尝试新菜品的同学来说很划算,也避免了浪费。”

      记者注意到,餐桌的右下角张贴着一张“就餐位 拒绝浪费 光盘行动”的卡片,小小的一张卡片,遍布了山东大学(威海)四个食堂的每个桌角。

      “我们一直倡导勤俭节约之风,引导师生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和科学消费观念,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同学们来自各地,小份菜的推出可以满足同学的尝新需求,菜品有针对性地改良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浪费。”山东大学(威海)饮食管理服务中心主任谢军红表示。

      一有空闲时间,谢军红就趁着饭点,走进食堂查看当日统计的泔水量和“光盘率”,并对光盘情况、菜品剩余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调整供餐体系、优化菜品结构和口味,通过优质供给减少浪费。

      与此同时,学生志愿者担任的“光盘行动”监督员也会“上岗”,在开餐期间进行督导,及时劝导、制止用餐浪费行为。在他们的监督下,学校食堂厨余垃圾减少了至少50%,学生“光盘率”可以达到95%。

      场景二:家校联合打好“节约牌”

      时间:12月29日中午11:40

      地点:古寨中学

      跟随古寨中学德育处主任夏宪成走在校园中,只见教学楼前的LED屏幕上滚动着“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的字样。

      “我们学校非常注重勤俭节约教育。”夏宪成介绍,“每周升旗仪式和主题班会中,老师们都会强调节俭的重要性。本学期初,我们制作了《节约粮食倡议书》分发给学生们,后续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携手在家庭和学校中为学生们营造节约粮食的氛围。”

      走进食堂,每个餐桌上摆放着一摞餐盘以及4个小盆,盆里的饭菜正冒着热气。“食堂会提前几分钟摆好一定量的饭菜,学生根据饭量自行分配,不够可以加餐,既让学生吃饱,也避免了浪费。”夏宪成介绍说。

      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排队进入食堂,找到自己班级的餐桌开始用餐。一群来回巡视的学生和老师格外惹眼,他们是食堂执勤的陪餐老师和学生会小分队,负责关注菜肴质量和就餐学生“光盘”情况,对可能造成食物浪费的行为进行干预。

      “我从这个月初开始执勤到现在,没有发现吃饭故意浪费的情况,每天中午装泔水的大盆装不满一盆,同学们都知道节约粮食的重要性。”正在食堂执勤的学生陈鹏宇说。

      场景三:“小红帽”上岗监督“光盘”

      时间:12月29日中午11:50

      地点:威海市统一路小学

      “同学们,把桌面收拾干净,我们准备吃饭了。”在威海市统一路小学一年级五班的教室门口,放着几个大型保温箱,午餐在食堂已经分好,每人一份。“这些都是按照孩子们的饭量来分的,饭量大的孩子可以加餐,保证每个人都吃饱。”统一路小学德育处主任姜笑光说。

      在同学们吃饭时,几个“小红帽”走进教室,他们就是厉行节约的“监督员”。五年级一班的王赫就是其中一位,每天中午,他都会戴上“小红帽”,拿上纸笔,到教室检查就餐秩序,同时监督是否有浪费。对于这个任务,王赫非常自豪,“老师教我们要节约粮食,作为监督员,我更应该做好榜样,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不浪费粮食。”

      记者看到,每一位同学吃完饭后,都会让老师检查自己的餐具,全部吃完才可以放到回收处。“我们会组织班会,告诉同学们不要浪费,也会张贴厉行节约的宣传画。”姜笑光说。记者注意到,在垃圾回收的盒子里,基本只能看到果核和骨头,同学们将为数不多的垃圾倒进回收箱,然后将餐具分类收纳。

      教职工食堂里的工作人员同样按规定分餐,屋外的厨余垃圾收集桶里少见浪费的食物。刚刚送完餐的教师张丽君说:“作为老师,就要为学生做好表率,坚决反对浪费。”(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鹏雪 王威晨 实习记者 杨平章 通讯员 王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