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威海奋力走在前

2022-01-01 编辑: 仲鹤

      ——2022年经济工作怎么看、怎么干①

      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要科学看待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准确理解“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深刻把握我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强调要正确把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争当排头兵的目标定位不动摇,充分挖掘各项政策中蕴含的新机遇,争取工作主动权,以进促稳、以进固稳。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概念,必须结合发展形势深刻理解。”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徐杰认为,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发扬优势,正确把握好稳、进和走在前列的关系:坚持“稳字当头”,“稳”是基础和前提;坚持“稳中求进”,“进”是目标和方向。

      围绕实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2年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关键点,提出要把先进制造业等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明确了突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任务,对经济工作怎么干给出了具体路径。

      2022年经济工作,稳是基石。七大产业集群和10条优势产业链,就是威海稳住底盘的关键所在。

      市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人说,目前,威海“四新”经济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近60%,拉动全市投资持续增长,充分体现了发展先进制造业对稳经济的重要作用。新的一年,市发展改革委将以加快七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构建“1+6”市级重点项目推进体系等工作为抓手,促进“三链”深度融合、协同提升,努力构建起以新动能为主导、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高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2年经济工作,进是方向。在稳的基础上更好地求进,环翠区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争先进位的动力源。“我们将依托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的虹吸效应,密切对接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国字号龙头企业,加快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建设,做大做强威海创新园,推动科创研发、信息咨询等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健全完善以高层次创新园区、高效率成果转化、高水平人才支撑为核心的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环翠区委书记张刚说。

      创新不仅仅是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等同样可以迸发出旺盛活力。“我们要重点抓好投资与消费两件事,把扩大内需牢牢抓在手上。”乳山市委书记刘奎忠表示,在投资方面,将加大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配套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推进莱荣高铁、乳山口大桥等重大基建,谋划建设一批民生领域基础设施;推进消费升级扩容方面,将培育“红色文化游、蓝色滨海游、绿色生态游、金色康养游”多彩文旅IP,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网红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新业态,让“美丽风景”托起一方“美丽经济”。

      稳中求进,还要巩固放大开放等传统优势。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副主任王清表示,将继续发挥好区域优势,抢抓中韩建交30周年、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和RCEP正式生效机遇,加快推进中韩自贸区实体产业园、韩日商品集散地、港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建好运营好智慧谷服务贸易产业园、中韩(威海)客厅、韩乐坊等开放平台,跟踪抓好总投资187亿元的44个优质产业项目建设运营,发展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实体产业,争当全市深耕日韩排头兵。

      稳中求进,重点在产业,关键看先进制造业。临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先进制造业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将用足用活扶持制造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着重培育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医药及医疗器械三大产业集群,深入推进高性能工程塑料产业园、广泰应急装备生产基地等一批特色园区建设,支持企业向领军企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方向发展,争当全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排头兵。

      先进制造业发展,离不开新项目的支撑。2021年前11个月,南海新区省级重点项目、市级重大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双招双引”和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们将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持续对接五百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引进更多链主型航母企业,加快推进中石油LNG和热电联产、大族激光直线导轨制造等重大项目,完善梯次培育、滚动发展项目格局,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南海新区管委负责人表示。

      实现稳中求进,不仅要经济稳,还要人心稳、大局稳。

      稳就业,是实现“六稳”“六保”的重要内容,是保持平稳健康经济环境的重要基础。“我们将落实好‘十四五’就业规划和‘稳就业十条’,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围绕新业态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各类群体,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扩大公益性岗位规模,推动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党组书记、二级巡视员王子明说。

      稳粮食安全,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至关重要。截至目前,我市去年粮食播种面积181万亩、产量70万吨,粮食产量呈增长态势。“2022年,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将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这条底线,抓好粮食生产。”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华表示,将最大限度挖掘撂荒地潜力,探索建立遏制耕地撂荒的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新工程建后管护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供应足则民心安,民心安则社会稳。为此,我市专门成立了“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作为成员单位之一,市商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督促大型生活必需品保供企业强化产销衔接,拓宽货源渠道,调整商品储备,加大生活必需品货源组织力度,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供应、促销方案,根据市场需求适时投放,充分发挥其调控市场需求、平抑物价的作用,保障好市民“菜篮子”。(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初佳伦 张宇/文 王彦博/图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