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区

5年悉心照顾,他把岳父当成了“亲爸”

2022-01-11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伺候瘫痪老丈人5年多,每天喂饭擦身,端屎送尿,全指着他一个人。这样的女婿,比儿子都强!”提起侯海涛,经开区凤林街道丽都社区新都花园二区的居民直竖大拇指,都羡慕邻居张传序摊上个好女婿。
  侯海涛对大家的夸奖不以为然,他说:“谁都有老的时候,老丈人也是爸啊。”
  “接回家,让我来照顾咱爸”
  1月10日中午,记者走进张传序家,此时的侯海涛正在给躺在床上的岳父喂饭。
  侯海涛今年48岁,一米七六的个头,体型偏瘦;张传序84岁,骨架高大。两人比起来,侯海涛显得有些瘦弱。
  “啊——张嘴吃一口。”侯海涛盘坐在岳父身边,左手端着饭碗,右手夹一筷子面条,喂进张传序嘴里。“老丈人全身不能动,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吃饭,饭得做得软烂些才行。”张传序吃了几口,侯海涛又端来一杯自制的混和果汁,插上吸管,喂岳父喝了小半杯,整个动作看起来十分熟练。
  2015年3月,张传序突发脑梗,治愈后留下偏瘫后遗症。他的老伴去世较早,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和大女婿平时上班忙,小女儿在国外打工,小女婿侯海涛也有工作,照顾老人的事一下子没了着落。
  “接回家,让我来照顾咱爸吧。”侯海涛思来想去,决定辞去工作,把岳父接到自己家里照顾。
  此后的5年,侯海涛的生活轨迹完全被改变,变成了高速飞转的“陀螺”:早上6时起床,做饭给孩子吃;送走孩子后开始清理岳父换下的尿垫,接着给老人注射胰岛素;喂岳父吃完饭,他急三火四地赶往超市买菜;回来给岳父做全身按摩,然后推岳父出门晒太阳……只要不遇到恶劣天气,侯海涛几乎每天都是这样的节奏。
  侯海涛家里摆放着不少食疗书籍。这些年,为让岳父吃好,他照着这些书上的营养食谱,换着花样给老人做着吃。炖汤、煲粥、面条,几乎每天不重样。
  “只要肯上心,办法总会有的”
  侯海涛说,他最怵两件事,一是晚上护理,二是为岳父换洗擦身。
  5年来,侯海涛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在岳父床前,有张单人沙发,侯海涛这些年一直睡在上面。“就怕他有个闪失,一晚上得起来好几次。”侯海涛笑着调侃,他本来就有些谢顶,这几年熬得头发都快掉光了。
  2021年,岳父病情加重,从多发性脑梗塞发展成小脑萎缩,完全失去知觉和行动能力。“想什么、要什么、吃什么,他都不知道。别的我不怕,就怕有时他一口浓痰堵在嗓子眼里,吐不出来。”侯海涛说,就因为这个,他养成了十分警醒的睡觉习惯。岳父的“呼噜”声就是警报,只要听到声音不对,他马上起床,拿起止血钳夹上药棉,沾上温开水,伸到岳父喉咙,快速掏出浓痰,以防其窒息。
  家里有失能病人,照顾吃喝拉撒已不容易,再加上按摩、擦洗,一个壮劳力一天干下来,也累得够呛。侯海涛估算了一下,“多的时候,我一天要擦洗七八遍,被褥都换不及。”忙乱中,他学会了就地取材,把卫生纸的塑料外包装袋剪开、摊平,垫在老人身下,再从头擦洗到脚。“只要肯上心,办法总会有的。”侯海涛说。
  这些年,为照顾岳父,侯海涛慢慢摸索出一些门道。“水、饭、卫生、按摩、医疗、情感沟通,只要能做好这六点,就能护理好老人。”侯海涛说。由于岳父四肢几乎不能活动,为避免其肌肉萎缩,他每天都给岳父按摩,有时候也吃不消,他就请教老中医,找准关键的五个穴位,每处按摩100下。
  1800多个日夜,侯海涛的孝行,感动了周边街邻,更感动了妻子。
  如今,妻子仍在国外打工,他们每天晚上开视频聊天,妻子看到他一人把父亲照顾得又熨帖又干净,特别感动。“你做的这些,恐怕我都做不到。”妻子这样对侯海涛说。
  “老丈人活一天,我就好好照顾一天”
  整天围着岳父转,连个外出聚会的时间都没有,朋友们直替侯海涛抱屈。侯海涛却认为,这是为人子女的本分,“老丈人活一天,我就好好照顾一天。谁都有老的时候,没啥说的!”
  有一次,社区网格员入户走访,看到侯海涛照顾岳父的日常,半个多小时没有歇一口气——拍背、翻身、活动筋骨,拿棉球帮老人清理口腔,一整套活计干完,又熟练又利索,网格员看了也不由为之感动。
  侯海涛说,他的人生字典里,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孝”,从小到大,父母对他的教育也是“百善孝为先”。
  对将来的日子,侯海涛看得乐观又坦然,他说:“我没别的奢望,只希望一家人健健康康,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我会好好照顾老丈人,尽力让他过得舒服舒心。”(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姜萍 文/图)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王
复审:谭立勇
编辑:董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