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山东威海节水型社会创新试点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顺利通过水利部验收。
该项目由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协同山东省水科院、威海市水文中心等单位进行申报,项目围绕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矛盾这一主线,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入手,在威海热电厂、乳山河流域、威海临港区汪疃镇樱聚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等地分别开展了再生水利用、雨洪水利用、农业高效节水、物联网智慧节水等技术示范。
1月10日,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根据《水利部中央级预算项目验收管理办法》组织召开水利部技术示范项目“山东威海节水型社会创新试点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验收会。验收组专家一致认为,本项目开展再生水深度处理与利用技术、流域地表地下联合调控雨洪利用技术、农业水肥一体化农业节水技术、物联网综合节水智能管理平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示范,形成了威海市多水源、多技术综合节水等示范区,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有力支撑了威海市节水型社会创新试点建设,采用的技术示范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对于我国北方滨海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示范引领作用和推广价值,最终该项目通过验收。
其中,威海市水文中心作为承担单位参与的“流域地表地下联合调控雨洪利用技术与示范”项目,通过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三年多来的共同努力,实现了洪水资源利用潜力的精细计算,优化了水库防洪预报调度规则,创新使用地下水模拟代理模型和多时间尺度嵌套方法,优化了雨洪地表地下调控方法,提升了流域雨洪调控能力和利用质效,形成了集雨洪资源利用潜力评估—地表水库洪水预报调度—地下水库促渗回补—地表地下联合调控于一体的北方滨海山丘型流域雨洪高效益技术模式。
项目会同威海当地“节约水、广蓄水、引客水、淡海水、用中水、治污水”的“六水共治”思路,开启了“精致城市·多元节水”的“威海节水模式”,为实现现代化幸福威海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形成可复制的成功经验,打造全国节水工作的新标杆。(来源:威海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