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海新区

冲刺首季“开门红”!南海新区企业赶单忙

2022-01-16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1月14日,在位于南海新区的威海德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一笔为客户个性化定制的机床产品刚刚完成交付。这些数字化产品,由生产人员经过两天两夜赶工完成。
  谈起这些产品,威海德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正凯很是自豪,“整个机床的关键结构导轨部分,我们能够做到在任意500毫米范围内的上母线和侧母线精度,都不会超过5微米。”郭正凯说,一个成人的头发如果按标准来算是0.08毫米,5微米是0.005毫米,也就是头发丝的1/16。
  精度高、稳定性强,是企业产品的优势,产品定制化的背后是专业研发团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做支撑。技术领头人周孜亮曾担任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组组长,是国家“863”计划相关课题的主要研究人员。企业成立两年多来,获得和正在申请的专利已经超过了30个。周孜亮说,现在企业通过产品创新,研发的最高水平的机床已经做到了五轴联动,这在国内同行业内是领先的。走专业化创新路线,让德尔自动化的利润率高出同行近50%,2021的年产值也翻了一番,达到6000万元。
  德尔自动化的故事正是南海新区挺起产业脊梁的精彩一页。围绕威海市提出的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目标,南海新区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支撑,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狠下功夫,做好企业服务,完善了梯次培育、滚动发展的格局,促使企业以更加充足的干劲,全力冲刺新目标。
  “2022年我们有信心将产值再翻一番,突破1亿元,同时将研发出的系列产品应用在5G基站设施的生产加工上。”威海德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卫东说。有如此底气,一方面源于企业的研发能力,另一方面是有政府的扶持做后盾。“在发展中,我们得到了非常实惠的扶持政策,这给我们企业快速发展注入了动能,此外还在贯标申报、质量体系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方面,都给了奖励和支持。”范卫东说。
  以创新驱动为根本路径,积极培育创新主体,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南海新区的制造业不断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在山东华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上正在为比亚迪、富士康生产相关配件。2021年,在政府部门的精准服务下,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完善了产业链条,生产方式由粗放转为精细。“2021年我们主要针对三星、华为的客户,向手表壳产业进军,产值达到了1亿多,2022年我们还要拓展ipad、笔记本领域,扩大生产规模,力争年产值达到3亿元。”山东华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位士彬说。
  企业的快速发展就是区域经济的稳步前进。新年伊始,南海新区超前谋划,坚持产业为王、项目为王、企业为王不动摇,在“早”字上下功夫,在“抢”字上做文章,结合区域实际,研究确定了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10个需要高度关注解决问题和制造业发展集中攻坚突破等8个集中攻坚突破事项,每一项都由区级领导牵头,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加强对接五百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强化“三链”协同,助力企业快速膨胀,切实激发经济活力和发展潜能,抢占新一年发展先机,为实现首季“开门红”打下基础。(Hi威海客户端通讯员 王晓根 文/图)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王
  复审:孙美玲
  编辑:付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