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李林)2020年、2021年,我市连续两年将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在昨日市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对批发市场进行智慧化改造,我市实现了待售农产品采集、交易、安全检测等信息在线追溯,消费者实时查询。
我市共有四家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品种涵盖蔬菜、水果、肉类和水产品,承担着全市85%以上食用农产品供应量。为确保食用农产品安全入市的第一道关口,我市将过去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自建快速检测室自行对食用农产品进行检测,变为第三方机构驻场快检,并实现市域批发市场全覆盖。
“每年通过政府公开招标、购买服务的方式,筛选确定检测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第三方机构进驻全市四家批发市场,对入市食用农产品开展批批快检,快检不合格产品在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监督下销毁,严禁不合格食用农产品进入市场。”该负责人表示。
目前,全市批发市场快检日检测量从驻场检测前每天约200批次增加到约1000批次,有效保障了快检工作的有序运行,提高了快检专业化水平。2021年累计快检34.2万批次,发现销毁不合格食用农产品44批次。
同时,通过开发威海市批发市场食品安全检测监管系统,搭建智慧快检平台,通过快检App扫码、智慧化设备检测,对食用农产品进行入市前快速检测样本信息、快检结果实时自动化上传智慧快检平台,同步在农批市场显示屏向消费者公开。
实施信息化溯源工程,开发威海市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安小智”信息化追溯系统,既为市场开办者和入场销售者提供了电子化数据解决方案,解决了纸质凭证容易丢失、查找困难的难题,又提升了市场监管部门监管效能,实现了食用农产品来源可溯、去向可追的目标。目前,全市批发市场770家入场销售者完成“食安小智”App的注册、应用和亮码经营,累计上传食品安全追溯信息6.3万条,广大群众通过扫码即可便捷、可视化地查询食品安全信息。
2022年,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强化市场监管,巩固放心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成效。细化驻场监管人员工作内容和监管职责,对快检、抽检、扫码追溯提出精细实施指南。继续推动“食安小智”信息化系统融入“互联网+市场监管”平台,结合检查发现、市场主体反馈问题和情况,升级完善扫码追溯、快检分析、风险预警、监督检查等功能,使系统易用、功能好用、主体愿用。加强监督抽检与日常快检信息的互联互通,强化对快检、抽检数据的分析利用,及时发现高风险品种,实现快检抽检动态调整、精准有效。(来源:威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