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清晨6时,古陌早市上,摊主们早早支起自带的小台灯迎接顾客,但现场相当安静,丝毫听不出已聚集了近百人。在这里摆了14年摊的商贩张大龙两口子也准时到来。
临近春节,古陌早市开市时间有所延长。张大龙夫妻俩赶紧卸货,并将圆葱、蒜黄、生姜等蔬菜一一码齐,这都是特意为周边居民准备的“热门”蔬菜。一边收拾,张大龙一边小声叮嘱着妻子:“筐子轻点儿放,大家还没睡醒。”
6时17分,顾客陆陆续续“上门”。“香菜多少钱一斤啊?”“6块。您要多少?”“你手里那一把就行。”“好嘞,7块3,给7块就行,慢走啊!”张大龙夫妻的摊位在和居民的说说笑笑中开张了。
别看逛早市的居民越来越多,可有着20多年历史的古陌早市却依然“静悄悄的”。张大龙说,过去环境脏乱差、噪声污染、影响交通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管理者与附近居民,吵架打架、划车等行为也时有发生。
那时候,张大龙夫妻也没能“幸免”。因撤摊走得急,卫生没收拾干净,就被周边居民“投诉”过。
能够从“脏乱差”到“静悄悄”,一切都要从去年启动的“信用+古陌早市”整治行动说起。328名摊主都纳入了早市信用治理系统,在约定严格遵守入市闭市时间、不扰民、不阻塞交通的基础上,他们诚信经营、积极参与社区公益。一个记录着摊主们诚信状况的诚信公示栏也“落户”在古陌早市的中心位置,对商户的诚信指数、诚信故事等进行公示,直接约束了摊主的经营行为。
不仅有无形的诚信约束,还多了些“耳朵”“眼睛”在“监督”。集市场服务、智慧建设、矛盾调解于一体的智慧终端管理中心——早市服务中心,将缺斤少两、违规入市等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安装的18个监控探头和10个噪音监控设备,“无死角”监控把控着早市交易的音量分贝。
摊贩的经营行为得到了规范,与周边居民的关系也变得和谐了。“有时看到我们忙,有的居民还会主动帮着摆放蔬菜。今天早上就是。”张大龙说。
不知不觉间,天已放亮。从早上6时到9时,张大龙夫妻已经成交了30多单生意。张大龙一手握笔记账,一手按计算器,一张皱巴巴的手写菜价表放在旁边,遇到买得多的顾客,他总喜欢把零头抹去,一来二去,收获了不少回头客。
“收摊啦,收摊啦……”上午9时,随着信用督导员的吆喝声响起,不到10分钟时间,张大龙夫妻就收拾整齐撤摊了,垃圾也悉数带走。
2022年是张大龙夫妻俩“诚信入市”的“第二年”。张大龙嘴上说着累,但打心眼里乐此不疲。“无论做什么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信赖我们的客人。我会通过实际行动,努力获得五星摊主荣誉。”张大龙信心十足。
临走前,张大龙专门去诚信商户榜单看了一眼。看到自己身居榜单前几名,夫妻俩满意而去。张大龙笑着说:“以前我们摊位与摊位之间都比谁挣得钱多,现在都较量每个月谁的诚信星级高!”(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威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