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胶东红色教育先驱者——《抗战日报》社社长迟健民

2022-01-25 编辑: 宋倩

      

      他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家乡,曾担任八路军胶东军区东海学校校长、《抗战日报》社社长等职,他对家乡的教育、文艺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被选入国家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他是著名英烈迟健民。

      身残志坚 求学救国

      迟健民,原名迟受义,笔名天刑,1908年4月1日出生在山东省蓬莱县(现蓬莱市)莫家庄一个农民家庭。他患有先天性右脚内歪症,自幼走路一颠一跛。家庭的贫困,肢体的残疾,虽然给迟健民带来一些不幸,但他是个有志少年,知道一个残疾人,不读书在社会上就更没有出路。在全家人的支持下,他发奋攻读私塾和小学八年,后考入黄县崇实中学读高中。

      

迟健民

      1928年,日军在济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五三”惨案。激于义愤,崇实中学的师生冲出校门,到城关、集市进行宣传演讲,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揭露日军的残暴行径。不久,迟健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在北师大学习期间,他接触了许多新鲜事物,开阔了政治视野,积极参加了一些社会进步活动。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校门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不断高涨。1931年12月,北平学生组织请愿团,迟健民被推举为代表,和其他学生代表一起在北平火车站卧轨阻车,抗议国民党政府阻止学生代表南下请愿的卑劣行径。斗争胜利后,随请愿团向国民党南京政府请愿,要求抗日救国。为了取得社会的支持,他撰写了《师大平民学校概况》一文,刊登在《师大月刊》上。课余时间,迟健民和蓬莱籍的同学创办了《蓬莱周刊》,在刊物上撰文揭露和痛斥蓬莱县长勾结土豪、大刮民财、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

      1934年6月,迟健民于北师大毕业,获教育学士学位。毕业后,留在北师大附属小学任教员并兼任校图书馆主任,并在学校创立了儿童图书馆。他在讲课中,联系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残杀人民,中华民族处于危亡等实例,对孩子进行抗日救国的教育,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思想。1935 年春,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任北平市左联儿童文学组织负责人。

      投身教育 以笔为枪

      1935年8月,迟健民应聘到山东省立益都师范学校任教。在此期间,他一面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赴北平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一面研究儿童教育。他先后发表了六七万字的有影响的论文和专著,体现了在儿童教育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他还撰写了童话小说《小石头的故事》《民间故事集》和《我和孩子们》等作品。1937年,他的儿童读物曾在南京展出过。当时迟健民已是国内知名的儿童读物作家和儿童教育家了。

      1934年,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改称山东省立益都师范学校。

      七七事变后,迟健民回到家乡蓬莱,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商讨组织抗日武装事宜。他还在自己家里设立了秘密联络点。后参加蓬莱县党组织举行的抗日武装起义,积极参与为起义部队筹集粮食和武器弹药的工作,编入“三军”二路。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了加强抗战的宣传鼓动工作,中共北海地委调迟健民筹建“抗战日报社”并任社长,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领导编辑出版了《抗战日报》。

      为抗日计 深入虎穴

      1938年11月,为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胶东区党委和五支队派迟健民以师友的身份,到伪军蔡晋康部做统战工作。迟健民的一位学生在蔡部任职,因蔡部下属曾袭击过抗日根据地,杀害抗日家属,这次迟健民单身匹马,深入虎穴,不顾危险,劝说蔡晋康停止反共摩擦,共同抗日。

      迟健民见到蔡晋康,相互寒喧之后,引入正题:“蔡司令,今日之胶东,抗日军情万分紧急,我们应当真诚合作,共赴国难,一致抗日,此乃胶东父老之大幸,不知司令意下如何?”

      蔡晋康听后摇头叹息道:“迟先生,你是位学识渊博的学者,我很敬仰,何必做八路军的说客!你来得正好,我想请你担任我的高参,咱们同舟共济好不好?”

      “蔡司令,多谢你的盛意。你我信仰不同,因此不能应你所请。我们八路军不为名、不图利,只求国共两军团结携手,共同抗日,拯救胶东人民于水火。蔡司令还记得曹丕逼其弟曹植所赋七步诗吗?”迟反问蔡。蔡晋康说:“迟先生,请说说看。”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贵军高团长进驻蓬莱,与我八路军闹‘摩擦’,捕杀我抗日干部家属17名,其心何忍?!我们不都是同根所生的中华儿女吗?你是一军之长,应该妥善处理。”迟健民说到这里,蔡晋康勃然大怒,并强词夺理诬陷我八路军,均被迟健民驳得理屈词穷,体无完肤。蔡竟不顾信义,将迟健民羁押。迟健民提出严正抗议,仍以救国救民之大义,慷慨陈词,致使蔡晋康无可奈何。

      枪林弹雨 坚定前行

      迟健民脱险后,回到蓬(莱)黄(县)联中工作,担任教导主任。他在工作中注意团结知识分子,从实际出发,不断改进施教方法,并亲自示范教学。有一次,中共胶东区委书记王文会见迟健民等教师,当知道学校中有7位大学毕业的教师后,称赞迟健民说:“团结了这么多高级知识分子为党的教育事业服务是很可贵的。”

      

刊载恢复胶东公学的《大众报》

      为适应抗日形势的变化,根据施政纲领关于“实行抗战教育”的指示,撤销蓬黄联中与招掖联中,恢复胶东公学。迟健民被分配到胶东公学工作,在抗日战争极其艰苦和动荡时期,迟健民还兼任胶东区文教委员会委员和记者学会执行委员。他不仅在教学方面作出了贡献,而且还撰写了大量的工作笔记和有关文化教育方面的文章。他撰写的连载童话《大石头和小石头》是当时孩子们最喜爱的读物。他还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编著了《教育学》。这是他十几年来执教经验的总结,也是他教育思想的新发展。令人遗憾的是,这部凝聚着他半生心血的手稿,1942年冬日军大“扫荡”时在牟海县遗失了。

      保家卫国 九死无悔

      1942年,日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频繁“扫荡”,敌后抗战处在最困难时期。11月8日,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抵烟台部署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拉网合围式大“扫荡”,企图将胶东八路军主力一网打尽。胶东公学的师生们随着日军扫荡的逼近,东迁到文登、荣成一带,化整为零,疏散到群众家中,坚持反“扫荡”。

     

 迟健民烈士的笔记本

      12月6日,日伪军对荣成崂山一带进行合围。迟健民因腿有残疾,行动不便,平时行军总骑一匹骡子。这次敌人“扫荡”,他不能同大家一起行动,在海边一条小船下隐藏。日伪军把被围的男女老少,赶到神道村海边的一块空地集中,让他们说出村中的八路。见无人吭声,就从人群中拖出3个人,打死1人,打残两人。

      为了不让无辜的老百姓受牵连,迟健民在野兽般的敌人面前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他大喊一声:“不要残害老百姓,我是八路军!”凶残的敌人把迟健民的双手捆住,拴在马上,打马狂奔,拖到小落村南沟杀害,时年34岁。敌人走后,小落村的群众含泪去收尸时,见迟健民烈士被拖得身上没有一处好地方,10个手指深深地扎进冻土里,两只眼睛瞪得大大的,怎么抚也合不上。

      迟健民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民族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为纪念他,胶东区党委编印了他的革命事迹。1946年中共蓬莱县委决定,将大辛店中心小学改名为健民中心小学。他的名字和光辉业绩,将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中。(来源:中国共产党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