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中国节 • 春节

阖家团圆,便是过年!

2022-02-01 编辑: 仲鹤

      小时候,总是盼着过年的。盼着吃年夜饭、穿新衣服、放鞭炮、领压岁钱……似乎那时候的“年味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充满仪式感的。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年味儿变淡”成了大家的口头禅。“现在的小孩就知道玩手机,也不和老人聊聊天”“春晚都没有熟悉的面孔了”……

      其实,并不是“年味儿”变淡了,而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变好了,这让“年味儿”的阈值,也从一颗小小的糖果、一套崭新的衣服,变成了一个偌大的世界。

      如今的“年味儿”,以各种新的形式藏在我们身边。

      以前过年,总是屁颠屁颠跟在大人身后,穿梭在各个农贸市场之间,最后大包小包满载而归。

      现在过年,很多人都习惯了网上购物,各个平台年货节促销、打折、满减优惠,最后直接包邮到家,省时省力。

      以前过年,迎春接福,在大红纸上写“福”字,贴在门上、墙上、窗户上。

      现在过年,不管在哪儿,看到“福”字就不由自主拿出手机扫一扫,朋友聊天也少不了集福话题:“敬业福你扫到了吗?”“你还缺啥福?”集福的快乐,参与进来你就知道了。

      以前过年,出门走亲戚最开心的环节就是收压岁钱,哪怕再眼馋红包,也要客气地和七大姑八大姨推脱几个回合,再“勉强收下”。

      现在过年,各种家族群、工作群、好友群里拜年发红包,拼的就是一个手速,虽然金额未知,但抢的过程还是很欢乐。

      以前过年,爸妈总爱念叨个没完:“去亲戚家要知道叫人”“新的一年,要好好学习”……那时我们在父母的唠叨中。

      现在过年,“有些养生知识都是不科学的”“这个是这样扫码的”……我们好像和父母互换了,也变得唠叨起来,现在是父母在我们的唠叨中。

      以前过年,是宅在家里一遍一遍地看春节联欢晚会的回放。现在过年,是和家人一起组团出街看花灯,在林间捡拾最大的松塔,妈妈说这叫“敛财(柴)”

      ……

      看吧,“年味儿”调皮着呢!以为它变淡了,其实它是变着模样在与我们捉迷藏。

      如果说过年的初衷是团聚与欢乐,那么所谓的“年味儿”,就不应限于固定的程序或是一成不变的行为。

      但是关于春节,不变的,仍是关于团圆的“内核”。在更新的“年味儿”中,中国人细腻绵长的人情味,代代交替,生生不息。

      阖家团圆,便是好年。一年又一年,那些陪伴着你长大的“年味儿”, 又是什么呢?(Hi威海客户端记者 于喆 鞠磊/文 宫举卫、刘彬、薛航、李信君、董永利、林熠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