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

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 | 威海牢记总书记嘱托奋力前行

2022-02-09 编辑: 宋倩

      开栏的话

      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奋进。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我市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作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忠诚担当、奋发作为、攻坚克难,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市第十六次党代会即将召开,新的蓝图即将绘就,今日起,推出“喜迎党代会·奋进新征程”系列报道,回望过去,总结成绩,汲取前行的动力;放眼未来,坚定信心,迈向新的筑梦之旅。

      经济稳中向好、结构调整优化、城乡山青水绿、人民生活改善……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威海历经不凡、更显非凡的五年。

      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我市始终以“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全市上下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担当作为、苦干实干,以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的姿态,翻越了一个又一个山头,打赢了一个又一个攻坚战,书写出一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答卷。

      五年来,全市上下奋斗的初心不变,变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活力和对“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的不断探索。城市综合实力更强,产业筋骨更壮,城乡颜值更高,效率和环境更优……一个更加充满活力、有实力、有温度、可感知的幸福威海,愈发立体生动起来。

      牢牢以“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

      对城市发展方位的把握,源于最特别的历史坐标。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威海视察,提出“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这既为城市把舵领航、指明方向,又提振精神、凝聚力量。

      深情似海,厚望如山,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镌刻在威海发展史上,铭记于全市人民心中。

      牢记总书记嘱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2018年7月23日,威海党政代表团南下考察,实地观摩学习先进省份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的经验做法。为期四天的南方之行,时间不长,却犹如打开了一道思想闸门,让大家看到了差距,找到了不足,寻到了标杆。如何更好地把总书记的要求转化为威海的生动实践,思考更加深入,思路更加开阔,谋划更加全面。

      经过一系列广泛调研、认真思考,我市提出,从宽窄两个口径推进精致城市建设。在宽口径上,用精致的理念统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处理好精致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经略海洋、对外开放等五个关系,奋力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新局面。在窄口径上,注重精当规划、精美设计、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明增长,努力打造精致城市威海样板。

      从2018年谋篇布局、排兵布阵,2019年狠抓工作落实攻坚,2020年重点工作攻坚突破,再到2021年推进“五化”重点任务落实、“高度关注、着力解决”24个重点问题……我市始终把“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作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以争当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的目标定位,着力推进产业现代化、城市国际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绿色化、治理现代化“五化”重点任务。这些都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省委工作部署的具体体现和实践路径。

      牢记总书记嘱托 努力抓落实见实效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以精致城市建设为引领推动全域协调均衡发展,着力提升民生温度,统筹发展和安全,“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近几日,“威海制造”闪耀冬奥成为威海人关注的新闻焦点。护旗升旗礼兵、中国体育代表团官员及运动员们穿着金猴集团研发生产的460双礼仪皮靴,中国体育代表团387位奥运健儿身着迪尚集团制造的礼服,踏上“冬奥之旅”。

      这并不是“威海制造”第一次成为焦点。过去五年,迪尚定制服装、金猴定制皮鞋等产品多次亮相国家重要庆典;就在虎年新春伊始,6位威海企业家获得省委省政府隆重表彰……

      威海制造的发展之路,正是威海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一个精彩剪影。

      牢记总书记嘱托,威海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努力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持续培育七大产业集群,提升十条优势产业链,深入推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三链”协同,实现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

      持续深化“1+4+N”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完善“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创新生态系统,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

      全域推进精致城市建设,我市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提升,形成了一批叫响全省全国的“威海经验”,完成全国首个“美丽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任务,发布实施全国首部精致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发布全国首部红色物业建设规范,打出了“精致城市”的立体样板。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我市连续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全域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城,以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板块为主体的发展框架已经拉开,海洋科技含量实现新突破……

      高质量发展,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只有奔着问题去、迎着困难上,才能在攻坚克难中推动发展进步。对此,威海认识清晰、路径明确: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瞄准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提出需要高度关注、着力解决的24个重点问题,通过一个个问题解决,实现一项项事业突破。

      在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责任体系下,全市上下思想统一、行动统一,紧扣目标任务,抓落实、抓见效,不断释放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天地。

      牢记总书记嘱托 凝聚干事创业精气神

      牢记嘱托、奋勇前进,需要保持一股子昂扬向上的精气神,需要开拓创新、奋勇前行的锐气,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干劲。

      精气神靠什么来凝聚?从百年党史中来,从理论学习中来。

      “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13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刘公岛上的殷殷重托犹言在耳。牢记总书记嘱托,威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自觉把传承红色基因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

      2021年3月22日上午,市领导及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全体成员赴天福山革命遗址、红色胶东展馆、中共胶东特委旧址等地,实地接受革命历史教育和党性党风教育。青松翠柏间,革命战斗故事再次在耳边响起,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英雄史诗,叩击着在场每个人的内心。

      “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设身处地为群众解难题、增福祉。”当天,短短3小时的学习,虽道不尽沧桑历史,却开启了全市党史学习教育的新认知。

      “弯弯的小路,乳娘秀珍在村口眺望着渐行渐远的乳儿……”演员含泪演,观众含泪看。民族舞剧《乳娘》在国家大剧院倾情上演后,这个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故事便走向全国,至今已经巡演近60场次。

      我市深耕胶东红色资源,转化利用好本土红色元素,用力打造红色线路,用“活”本土红色资源,集中创作推出的交响组歌《中国精神》、报告文学《烈火芳菲》等30多部红色题材文艺作品,是紧扣时代脉搏、传承红色基因的典范。

      振奋精神,奋发有为,聚焦干部工作方法、精神状态、能力水平等方面,我市打出了一套凝心聚力、务实奋进的“组合拳”。

      接连举行三场“学党史、办实事”现场推进会,强调“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威海发展”,传递出为群众服务、解决“急难愁盼”的强烈信号。

      接连开展三轮“学典型、促发展”比学赶超活动,筛选确定了149个先进典型,号召全市上下比精神、比作风、比创新、比担当、比执行力,学典型、争典型、做典型,营造出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虎年伊始,一场招商引资竞赛活动在全市范围拉开,倡树以工作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营造出鼓励担当作为、创新实干的浓厚氛围,全面擂响新征程的战鼓。

      在浩瀚历史长河中,五年弹指一瞬,但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面向未来,威海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顺应时代发展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以实干托举梦想,用奋斗成就使命,在争当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的征程上,乘风破浪,行稳致远。(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孙世超/文 朱春晓 纪哲/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