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社会

威海市出台“两个规划”描绘妇女儿童发展新图景

2022-02-16 编辑: 宋倩

      构建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体系

      昨日,在市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威海市“十四五”妇女发展规划》和《威海市“十四五”儿童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两个规划”)公布。“两个规划”立足威海市情和妇女儿童发展实际,合理设定约束性目标和倡导性目标,实现妇女儿童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 

      保障妇女权益 共享发展成果

      《威海市“十四五”妇女发展规划》共规划设置了八个发展领域,即妇女与健康、妇女与教育、妇女与经济、妇女与决策和管理、妇女与社会保障、妇女与法律、妇女与家庭建设、妇女与环境,提出了75项主要目标,90项策略与措施。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大力推进“健康威海行动”,保障妇女全生命周期享有良好的卫生健康服务。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城乡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

      突出妇女受教育的机会平等和过程平等,促进妇女平等接受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保障贫困、残疾、农村妇女受教育权利。实施“乡村巾帼人才培育集聚行动”,提升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

      保障妇女平等获得经济资源、平等参与经济建设、平等享有经济发展成果的权利和机会。重点关注消除就业性别歧视、优化妇女就业结构、促进女性人才发展等问题。保障妇女获得公平的劳动报酬,对保障女性从业人员劳动安全和健康、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等作出了规定。

      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发展中国共产党女党员,提高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比例。加大女干部培养选拔。

      完善惠及妇女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妇女平等参与和享受生育、医疗、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建立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妇女的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

      健全完善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法规政策体系。预防和制止针对妇女的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严厉打击侵害妇女等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妇女在家庭关系中的合法权益,保障遭受侵害妇女获得及时有效的司法救助。

      建立完善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家庭政策体系。深化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加强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倡导和支持男女共担家务和家庭教育责任。

      促进妇女共建共享精神文明创建和城乡人居环境改善成果,提升全社会的性别平等意识,全面提升妇女的媒介素养和生态文明意识,加强符合妇女需求的卫生厕所建设,城镇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例标准化建设与实际需求相适应。

      保护儿童健康成长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威海市“十四五”儿童发展规划》设置了七个发展领域,即儿童与健康、儿童与安全、儿童与教育、儿童与福利、儿童与法律保护、儿童与家庭、儿童与环境,提出了60项主要目标,79项策略与措施。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完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儿童保健服务和管理,建立多部门联动防治出生缺陷的工作机制,建立儿童疾病早期筛查、诊断和干预服务机制,关注儿童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有效控制儿童近视,加强儿童口腔保健,增强儿童身体素质,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服务。

      实施儿童意外伤害防控行动计划。加强对儿童食品、药品和日用品的安全监管。强化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建设有利于儿童成长的家庭、学校、社会安全环境。

      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特殊教育权利得到保障,中小学普遍开展性别平等教育。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培养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推动建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体系,做好儿童医疗保障、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困境儿童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流动儿童服务等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儿童保护机制。

      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多部门综合执法工作机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司法保护,依法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全面保障未成年人的民事权益,落实未成年人监护制度,预防和依法严惩针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查处和打击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教育引导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落实照顾和教育责任,尊重儿童主体地位和权利,培养良好亲子关系,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体系。降低家庭生育养育负担,探索建立父母育儿假和家庭育儿津贴制度,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全面贯彻儿童优先原则,提升面向儿童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完善儿童公共服务设施。(来源:威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