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抓牢“生命线” 奏响项目建设“最强音”

2022-02-25 编辑: 宋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经济工作生命线,切实扩大有效投资。”这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共鸣。

      ■高频词:项目建设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经济工作生命线,切实扩大有效投资。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持续增强投资关键性支撑作用。完善招商引资机制,着力推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实行“亩产效益”评价,更加精准高效地配置各类资源要素。统筹实施一批县域补短板强弱项重点项目,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代表委员热议

      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威海市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推进大会,旗帜鲜明地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政府工作报告》又把项目建设摆上“经济工作生命线”的高度,这让市人大代表刘树伟倍感振奋,“只有依靠项目、发展项目、做强项目,城市发展后劲才能更强。”

      刘树伟表示,作为项目建设的牵头部门,市发改委将深入贯彻落实“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年”决策部署,按照“1+6”项目清单,统筹抓好市级重点项目建设,通过突出智慧督导、要素保障、精准服务三方面工作,把758个重点项目全部纳入市项目管理服务平台管理,并充分发挥“市分管领导+行业主管部门+项目所在区市”的组合优势,提供从项目立项、手续办理到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服务,力促一季度项目开复工达到80%以上,完成投资200亿元,实现首季“开门红”。

      “过去的项目决定了威海今天的产业格局,今天的投资也将决定威海未来的发展脉络,必须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产业为王、项目为王、企业为王。”市政协委员荆明说,例如乳山市最近新开工的远景能源零碳产业园项目、国家电投和国家能源海上风电集控中心项目等产业项目,将进一步拓宽新能源发展领域,构建绿色多元的现代能源体系,对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奋进不止步,实干创未来。荆明说,“在招商引资上,我们将依托明阳、远景两个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做好上下游链条企业梳理,加大省内省外配套企业招引力度,实现按图索骥、精准招商,推动我市海上风电产业链条式、集群化发展;在项目建设上,对现有在手项目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每个周调度项目最新进展,推动项目加快实施。”

      作为今年的开年“热词”,《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项目建设”方面的表述,再度引起市人大代表黄鹏的关注。“报告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生命线,这跟我们的发展计划非常契合。”黄鹏表示,入驻威海5年来,亿和精密从单一零部件生产到现在的打印机整机制造,他亲眼目睹了项目建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红利”。

      “我们今年还将启动高端复合机及配件二期项目,扩建厂房,尽快把A3、A4打印机开发任务提上日程,未来还计划把苏州、深圳等地的整机项目搬来威海,推动企业迈入发展快车道。”黄鹏说。

      市政协委员郑卫锋说,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可以更好地完善产业链,从而达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形成更强市场竞争力的效果。“今年,总投资4亿元的臻迪南海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全力打造人工智能行业的‘硅谷’。”郑卫锋表示,产业园建成后,臻迪科技将发挥领航带动作用,吸引研发企业和无人机、水下机器人、全能手持云台类终端产品生产制造企业抱团发展,形成龙头带动、链条齐备、配套互补、集聚发展的格局。(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沈道远 刘玮然/文 孙大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