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9月龄宝宝因出现周身红斑、风团等症状到威海市立第三医院就诊。经问诊,该宝宝曾有过一次蛋清过敏史,在进食蛋清分离过的蛋黄后再次出现该反应,除皮肤存在皮疹外并无其他症状,医生即嘱口服抗过敏药并要求在院留观2小时。
在留观过程中,宝宝突然发生呕吐,儿科医生发现宝宝反应似乎迟钝,口唇有些发绀、四肢稍凉,心率增快,快速判断病情,考虑过敏性休克可能性大,迅速将宝宝转至急诊给予吸氧注射肾上腺素等,宝宝病情很快好转,皮疹减少,精神恢复。但在进食母乳(母亲早餐进食鸡蛋)后症状再次出现,急诊护士立即给予肾上腺素注射,患儿病情得到控制。
经了解,该患儿平日即有湿疹,目前已发生2次蛋清过敏,本次吸吮进食过鸡蛋的母亲的母乳后同样出现过敏反应,提示致敏原可通过母乳进入宝宝体内,进而引起过敏反应,所以对过敏宝宝的治疗,需要宝宝和提供母乳的母亲同时回避致敏原,以免影响治疗效果。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辨别幼儿过敏症状。
什么情况下怀疑宝宝过敏?
皮肤:
宝宝皮肤出现瘙痒、大小不等的红斑或者起疹子(多出现于面部、颈部和耳部皮肤),有的可能出现“风团疙瘩”(像蚊虫叮咬后出现的疙瘩一样)。还可能在进食后出现口唇的红肿、舌头、舌边缘溃烂等。
胃肠道:
宝宝出现恶心、呕吐(表现为进食后频繁的吐奶)、腹痛(宝宝表现哭闹不安)、腹泻(拉肚子)、拉稀水样的大便等。
呼吸道:
宝宝可能出现鼻痒(总爱揉鼻子)、咳嗽(不明原因的咳嗽、阵发性的干咳,夜间比较明显)、气急、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必须立即医院就诊)。
循环系统:
宝宝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皮肤湿冷、脉率增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
哪些容易引起宝宝过敏?
生活中常见致敏原为接触周围的敏感的环境因素和所进食的各种敏感的食物。春天的花粉、装修的油漆、被褥中的尘螨,海鲜、鸡蛋、牛奶、芒果等水果以及各种坚果和调料等都可以引起敏感的人过敏。
小婴儿在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很容易会遇到过敏的东西,尤其之前有湿疹或父母亲有过敏史的宝宝就更容易出现过敏了。
辅食添加需要注意什么?
原则:少量接触、逐渐增加
1.每次只添加一种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
2.最开始的辅食要选择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慢慢增加食物种类,过渡到半固体或固体食物(如肉末、水果粒)
3.每添加一种新的食物要适应2—3天,观察有无呕吐、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有的话及时停止,没有出现的话要在适应新的食物后再添加下一种。如果发现接触某种食物轻微过敏,应当在3—6个月内暂时避免这种食物,严重过敏者至少回避12月,如再次喂食仍有严重过敏反应,3岁之前就不要再接触了。
4.鸡蛋的添加:给宝宝添加鸡蛋先从蛋黄开始,起初先取1/4蛋黄,待适应一周左右后再添加至1/2个,接着是3/4个,最后过渡到整个蛋黄。(来源:威海市立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