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社会

今年威海市将深化推进“五为”志愿服务

2022-03-07 编辑: 宋倩

       构建15分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圈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李林)3月4日,市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推介2022年我市“五为”志愿服务活动项目情况,号召动员全社会学习践行雷锋精神,围绕为老服务、为小服务、为困难群体服务、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人群服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等“五为”服务,让志愿服务理念在“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绽放绚丽光彩。

      今年,我市将广泛建立志愿服务阵地,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重点选择居民聚集区、公共服务设施、窗口单位及农村集市、劳务市场等公共场所,设置有人员、有项目、有管理、有文明实践显著标识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站(点、岗),推动公共文化场所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全覆盖。鼓励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具有教育服务功能的阵地资源对群众开放,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便民利民的15分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圈,确保群众可以随时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同时,继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各区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立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社科普及惠民等18支志愿服务队,每支队伍每年活动不少于12次;各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建6支以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每支队伍每年活动不少于12次;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3支以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常态化了解群众需求,及时提供关爱帮扶;发挥党员引领作用,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参与率达到80%以上,每年从事志愿服务时间达到20小时;发挥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等作用,组建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伍,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都是志愿者,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

      今年,我市将更加精准地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如,重点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设计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项目;围绕服务中心大局,设计开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社会治理等方面志愿服务项目;围绕满足群众普遍性需求,设计开展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等普惠性志愿服务项目……目前,我市共筛选确定了1000个志愿服务项目。

      “我们将择优确定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示范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帮助志愿服务组织提高组织运营能力、提升项目质效水平,推出一批受欢迎、可持续、叫得响的志愿服务品牌。”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深化推进“五为”志愿服务,突出志愿服务的重点服务人群,提高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我市将制定《威海市志愿服务嘉许回馈办法》,健全以服务时长为基础的信用积分、星级认定、公共服务、评先树优等志愿服务嘉许回馈机制。鼓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通过设立信用超市、公益基金等办法,把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情况,与积分兑换、享受服务、获取荣誉等激励挂钩,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此外,这项工作还将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标准,确保“五为”服务常抓不懈、常态长效。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现场,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志愿助残阳光使者、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威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刘长城,以及第八届山东省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双举海参专卖店总经理、环翠楼街道西北村社区思源党支部书记李双举,作为志愿者代表分享了自己从事志愿服务的故事。(来源:威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