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日报讯(记者 张萌)3月1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情况。
3月11日0时至24时,我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其中环翠区1例、高新区1例;无症状感染者70例,其中环翠区39例、文登区1例、荣成市7例、乳山市1例、高新区19例、经开区3例。截至3月11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0例、无症状感染者139例,均在隔离管控人群中发现,目前全部在定点医院接受治疗,其中2例确诊病例为普通型,其余皆为轻型。
根据奥密克戎毒株的流行特点,我市前期排查管控的密接、次密接等人员,已集中进入了排毒期,因此此次报告的无症状感染者增加较多。
由于新冠病毒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隐匿性感染,且奥密克戎毒株能否被检测出来,主要取决于疾病的发展阶段和采样方法,目前,我市已经进行了多轮核酸检测。3月12日,我市同时启动对相关区市的重点区域人员筛查,分区分块,层层布防,排查潜在风险。
从疾病发展角度来看,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后,体内的病毒数量是动态变化的。如果恰好在抑制期进行核酸检测,病毒载量少,可能就检测不出来。这是因为病毒入侵人体后,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就开启了免疫应答模式。采样时,如果正好是免疫系统占据上风,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会偏低,甚至病毒还没侵蚀到采样部位,那么病毒就有可能在检测之中成功“逃逸”。反之,如果感染者的病毒载量较高,检测中,病毒就“无处可逃”。
在疫情防控中,流调作为疫情控制的关键,收集的信息可以追踪到传染源(患者)的活动轨迹;可以评估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划定风险区域;可以追踪密切接触者、排查高危人群;并为开展风险评估、制定疫情防控政策提供基本依据。当市民接到流调电话时,请认真配合,认真仔细地回顾近期行程,客观如实地回答流调问题。
具体流调过程中,一般会问及个人信息、健康状况、病例密切接触史、交通工具以及其他必要信息。核心问题主要围绕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接触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
被流调不等于被感染,市民朋友们接到流调电话时,不要慌张,不要害怕。因拒不配合、故意隐瞒而造成疫情传播的,有关部门将依法依规处理。
我市疫情发生以来,信息化手段在助力科学精准防控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目前我市已经实现核酸检测全程信息化,从人员信息登记、采样送检到结果上传,整个流程基本不需要工作人员和受检人员手动填写信息,既避免笔误,又有效防范病毒感染。
针对部分医院和群众提出线上查询、出示核酸检测报告不便等问题,我市依托“爱山东”App威海分厅,紧急开发上线了“威海市核酸检测报告查询”功能,可实现核酸检测报告移动端生成、查询和下载,市民登录“爱山东”App即可线上查询核酸检测结果。
目前在“爱山东”App威海分厅“疫情防控”专区,还上线了入威返威人员自主申报、公共场所出入登记、公共场所二维码自助下载、核酸检测预登记、核酸检测采样点地图等十余项服务。
面对疫情,除了做好自身防护外,还要提高自己的抵抗力。居家期间,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进行科学锻炼,可以明显地提高自身免疫力。目前,我市已在“威海体育”微信公众号开设“居家健身”栏目,为市民提供健身指导和服务。同时,市及各区市都开通了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咨询服务热线,随时为市民提供专业帮助。
当前,我市疫情防控还处在最吃劲、最关键的关头,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以迅速切断传播链、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确保疫情不外溢为目标,进一步加大流调溯源力度,从严落实防外溢措施,加强重点场所管理,有效保障群众生活,全力打好这场疫情遭遇战、阻击战。(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