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市持续加强煤炭、电力、燃气等能源供应,全力服务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
煤炭数据“精算”保供应平稳
日均发电量1800万千瓦时,日均供热量2.6万吉焦,供暖面积1600万平方米……3月12日,市发展改革委能源中心煤炭科科长于灵敏又一次打开了数据表格,这一段天天和数据打交道,他宛如“精算师”。
连日来,市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24小时驻守在办公室,每日调度全市13家发电供暖企业的煤炭储备情况。“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市电煤库存充足、运行平稳,可持续稳定使用25天以上。”于灵敏说。
为确保供电公司运转正常,市发展改革委还提前派出“驻厂员”进驻企业,查看电厂运行状况,实地帮助我市热电企业协调解决煤炭储备问题,并督导电厂严格对照疫情防控措施,确保电厂正常生产经营不受影响。
“我们将持续动态摸排煤炭储备情况,辅助企业做好批次采购工作,保证供应平稳。”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400位“供电人”拉起战疫保电网
3月12日上午,国网威海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输电运检二班班长郑晓东正带领着班组成员,定时对胸科医院上方的输电线路进行特巡。“这是集中收治确诊患者的定点医院,我们白天利用无人机巡视状态,夜晚利用测温仪监测线路运行情况,确保不发生供电故障。”郑晓东说。
自3月8日起,市发展改革委与国网威海供电公司开展“同心战疫·亮旗保电”专项行动,400余名职工到岗备战,104辆抢修车辆到位,紧急部署7项抗疫保电应急举措,迅速构建起了以党员服务队、突击队、责任区及示范岗为主体的战疫保电网。
结合我市中高风险区域、封控区和管控区信息,公司差异化制定《全市疫区供电防控地理分布图》,建立供电保障24小时沟通机制,加强供电设施运维监测,确保社区居民用电万无一失。
面向重点区域,针对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及5个定点医院、18家发热门诊、5个隔离观察点、10家制药企业等,制定“一线一案”保电方案,对高铁供电等100余条重点线路、24座重点变电站实施特巡和保电,确保重点区域安全可靠供电。
公司还抽调精锐力量组成抗疫保电突击队,每日排查重要保电线路、查找设备缺陷记录、分析设备运行状态。据统计,3月8日以来,国网威海供电公司已对居民申报的24例工单进行了抢修,为居民正常生活提供保障。
智慧燃气实现全流程保障
3月12日,在威海港华燃气公司调度公司,工作人员正聚精会神地监控全市燃气管线及设备的运行状况,通过“智慧燃气”运行平台的大屏幕,各类数据尽收眼底。
“平台能够密切监控全市重点地区、企业用气状况,并协助人员气源输配、管网运行、客户用气等参数进行深度分析。”工作人员介绍,依托“智慧燃气”运行平台,实时监控管线及设备设施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即时处置,确保城市燃气“大动脉”运行有序。
3月8日接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后,港华燃气公司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天然气应急保供服务保障领导小组,于当晚12时前到位,并保持24小时在岗。
“考虑到居民居家后用气量激增,我们迅速启动预案,统筹气源采购、分配供应工作,目前全市燃气供应平稳有序,储备充足。”工作人员介绍,公司根据需求及时调整供气计划,密切监控分析用气参数,确保管道气源供应稳定有力,满足民生及卫生医疗企业、医院、后勤保障等重点用气单位需求。目前,LNG应急气源储备充足,可满足15天应急民生用气保障。
为保证疫情期间各级输送管网正常运行,对照提前制定的应急预案,港华燃气已准备好10台抢险抢修车辆,28名抢险维修人员、7名调度热线人员等24小时连续在线在岗,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响应。
疫情期间,公司网上营业厅保持全天正常运行,缴费、账单查询、报修等服务通过线上办理。3月8日至11日,受理客户来电即时处结率97.3%。
“我们将盯紧盯牢生产各环节的工艺运行状态,保证疫情期间上游气源足量稳定供应。”市发展改革委能源中心天然气科科长郭瑜林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匙亮 孙艺嘉 通讯员 燕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