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市启动重点区域人员核酸筛查以来,经开区西苑街道蒿泊汇安社区的一支铁打“娘子军”,舍小家、顾大家,用巾帼不让须眉的担当,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成为战“疫”线上的铿锵玫瑰。
丛培英:百姓认可了,干得就有价值
“丛书记,今天的样本周转箱来了。”
“丛书记,39号楼的大姐想开份证明,带老人去医院拔管。”
……
3月15日上午,在西苑街道蒿泊汇安社区门前采样点前,蒿泊汇安社区党总支书记丛培英有条不紊地处置着手头这几件事,忙完后又一路小跑赶到铁路小区采样点,在那里,有一名滞留辖区多日的外地人需要安置。

丛培英(右二)和同事为居民分发生活物资。
“12名社区工作人员,有11名是女同志,干起活来比男人都拼。”在西苑街道包社区机关干部张晓丹眼里,这是一群铁打的“娘子军”。
“昨晚12点,家家悦物流来送生活物资,丛书记带着大家分到凌晨两点半,今天早上不到5点就起来了。到今天,她们就这样干了九天八夜。”3月15日,说起这些“娘子军”,张晓丹话语间满是心疼与钦佩。
一线防疫人员的辛苦,居民们也看在眼里。
“我在社区南面的丰禾采样点,遇到一个小姑娘,也就这么高。”丛培英拿手在腰间比了比,“小姑娘给我鞠了个躬,说话奶声奶气,‘阿姨,谢谢你,辛苦了’……”
“我当时就绷不住了。其实,我知道大人心里也是这样想的,他们不善于表达,但他们理解,这就够了。”沉浸在回味中的丛培英眼神中透着满足,“我相信,所有的社区都是这样干过来的,都拼尽了全力。老百姓认可了,我们干得就有价值。”
夏海荣:冲上去,给孩子做个榜样
“辛苦啦,多亏你们帮忙,等疫情过去,一准儿来我家坐坐。”3月15日上午,从志愿者夏海荣手中接过心脏病特效药,蒿泊汇安社区居民老乔连声道谢。

夏海荣挨家挨户送菜。
夏海荣是汇安社区一名网格员。3月7日向社区报到后,她主动要求去任务最吃紧的地方。“居民在家隔离,不能让这些人断粮、断菜、断药,社区就安排我把生活物资和药品送上楼。”夏海荣说。
进封控区送物资,亲友们都替她捏把汗。“这个工作总得有人来干。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应该尽这份力,给孩子做个榜样。”夏海荣很欣慰,丈夫和女儿都给她打气,提的要求很朴素——“保护好自己,对别人好一点”。
这几天,看到工作人员吃住在办公室里,夏海荣有些心疼。她就煮了几样热粥,和丈夫一起送到社区,“我们有多大力,就出多大力,咱们一起加油。”
邹晓静:我是党员,怎能不拼尽全力
社区工作人员邹晓静正在哺乳期。3月7日,接到上级下达的新任务,她立即把儿子送到婆婆家,给孩子断了奶。

邹晓静在核酸采样点采集居民信息。
头几天,邹晓静不敢跟孩子视频。3月10日晚上,从丰禾核酸采样点回来,她拨通了婆婆的微信视频,想看看三天没见的儿子。一打照面,儿子就哭了,小手冲着手机屏幕里的妈妈求抱抱。“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担心,你什么都不用管,安心在那儿干。”担心孩子哭闹影响邹晓静工作,婆婆匆忙挂断了视频。
“把孩子扔在家里的,不光我一个,我只是做了一个党员、一个社区工作人员应该做的。”邹晓静说,“从3月7日起的前三天,我们基本没阖眼,每个人的嗓子都哑了。大家累得坐着墙根就能睡着。”
3月15日,又一轮重点区域人员核酸筛查启动。上岗前,邹晓静和同事们往水杯里倒了一点水,每人只浅浅喝了一小口。“润润嗓子就行了,喝水多了去卫生间,太耽误时间了。”邹晓静边戴防护手套边说,这几天,身体虽然累点,但居民们给了她们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好多居民送来生活物资,就怕我们累了、饿了、冷了。一句话不说,放下东西就走。一回头,人早走远了。”
“你说,我们的城市这么美,我们的市民这么好,我们怎能不拼尽全力?”搬起一箱箱防疫物资,邹晓静和同事转身向采样点奔去,新的“战斗”又打响了。(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姜萍/文 通讯员 丛日平/图)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谭立勇
编辑:董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