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晚上8点,我的孩子被送到酒店集中隔离了。从那刻起,我的心就一直忐忑不安。孩子即刻起就要一个人独立生活,她能照顾自己吗?她在酒店能吃好吗?能睡着吗?生活能自理吗?遇到困难怎么办?心情不好怎么办?突然之间,脑海里出现了许多的问号。焦虑不安的情绪一直在心里盘旋。
第二天,孩子们的网课开始了,班主任唐老师每节课都出现在钉钉课堂里,摄像头位置不好的同学,没有认真听课的同学,唐老师逐一给家长们反馈,提醒家长及时跟孩子们沟通,调整上课状态,保证上课质量。下午5点,手机铃声打破了一天的安静,是化学老师的电话,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忙不迭地接通了电话:“老师好,孩子出什么事了吗?”电话那头传来老师亲切地安慰:“孩子没事,您放心,我刚才跟孩子打过电话了,她的状态还可以。青春期的孩子,她们去酒店集中隔离,虽然心理有些焦虑,但同时又伴随着点小兴奋。学校担心咱们家长不放心孩子,所以我给你打电话,目的就是请您放心,相信孩子,我们老师也会及时解决孩子在酒店时遇到的一切问题。”
短短几分钟,短短几句话,让我的心瞬间似一股清流划过,焦虑不安的情绪,一下子舒缓了许多。
晚饭过后,班级钉钉群的视频会议里,老师和孩子们开心地闲聊着,笑着,互怼着。看着孩子们的笑容,疫情的阴霾和我内心的焦虑,正在被一层一层拨开,一丝一丝抽掉,一点一点消融。
3月10日,班级群里出现了学校心理咨询的热线电话,加入了心理辅导老师,孩子们还收到了移动、联通公司给孩子们手机增加的流量。学校给孩子们调整了上课时间表,增加了眼保健操、体育、音乐、劳动等课程。为了孩子们能有高质量的午休,家长志愿者也无私奉献,每天中午督促孩子们好好休息,叮嘱孩子劳逸结合。点点滴滴的美好,又一次消融我的焦虑和不安。
周末到了,威海的心理辅导老师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辅导课,给孩子们疏导、鼓励、加油,打气!细心的老师怕孩子们不能好好完成周末作业,详细地规划了作业时间,在线陪伴孩子们认真完成周末作业。周日下午,精彩的电影来到了孩子们身边,观影结束后孩子们畅所欲言地谈观影感受,分享观影乐趣。老师们放弃了属于自己的周末休息时间,为了孩子,他们舍弃了自己的小家,放下了自己的孩子,想到这些,我的心又被暖暖地包围着。疫情所带来的焦虑,早就被这些感动和温暖,冲刷掉了。
3月16日中午,孩子结束了7天的集中隔离,再一次看到她的那刻,我的心里没有不舍,没有心疼,脑海里涌现更多的是学校对孩子们认真负责的态度,老师们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志愿者对孩子们毫无保留的付出。
人民教师无上光荣。作为威海市实验中学的一名学生家长,在此次疫情中,我充分感受到了教师的责任、担当、无私、奉献, 我要为“疫情”中的老师点个大大的赞。(周少华 原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