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临时爸妈”上岗记

2022-03-23 编辑: 宋倩

      “最美逆行者”坚守抗疫一线时,谁来守护他们的家人?此时,有这样一批“临时爸妈”上岗了。年纪不同、职业不同、带娃经验不一,可“临时爸妈”们给出了同样的承诺:“你们安心工作,孩子交给我照顾!”

      你守卡点我守娃

      ——这是一场爱的双向奔赴

      “亲爱的玉磊:见字如面,感谢你将小女果果照顾得无微不至,让我可以安心无忧工作,待疫情结束,我们共迎花开。”这几天,一封力透纸背的手写感谢信在威海人的朋友圈热传,有人评论道:“远亲不如近邻,给这位好邻居点赞!”

      这封感谢信背后,是一段守望相助的温暖故事。3月8日,果果的父母接到通知要立即回单位开展抗疫工作。“孩子8岁,还不会做饭,她自己在家肯定不行。”果果的妈妈洪丽一时犯了难,她试探着给同样住在文登区环山街道山川文苑小区的邻居李玉磊发了条求助消息。让洪丽感动的是,屏幕另一边的李玉磊秒回并爽快地答应下来:“添副碗筷的事儿,我这就去接孩子来我家。”

      第一次当“临时妈妈”,李玉磊多少有点手足无措,生怕果果睡得不踏实、吃得不适应。没想到,李玉磊的女儿帮了大忙,两人曾是同班同学,现在每天一起吃饭、上网课、做作业、玩玩具,感情迅速升温,房间里常常传来欢快的嬉笑声,李玉磊做好后勤工作就可以。

      细心的李玉磊还是能看出果果想妈妈。在果果妈生日那天,李玉磊启发果果画了一幅画表达对妈妈的想念。在果果的画笔下,妈妈有两个模样,一个是之前穿着飘逸裙子的样子,一个则化身“大白”坚守卡点。

      “果果的父母双双奔赴抗疫一线,守护更多人的生命健康,我做的不过是力所能及的小事。”李玉磊笑称,孩子父母守卡点我守娃,这是一场爱的双向奔赴。

      孩子的饭有人管

      ——这是“社区妈妈队”的承诺

      “饭来了,赶紧给萌萌(化名)送过去。”“扬扬(化名),饭到了,快下来拿。”3月21日中午11时30分,在高新区怡园街道后峰西社区,居委会主任邹艳萍刚刚忙完社区核酸检测采样工作,看到饭菜送到后,赶紧安排给两个“闺女”送饭的事。

      “我现在脱不开身,张伟你去给萌萌送饭,扬扬那边我给她打电话了。”邹艳萍安排好后就投入接下来的工作。

      听到邹艳萍的安排,工作人员张伟拎上一份饭就去给13岁的萌萌送饭。怕饭凉了,他一溜小跑:“一般都是邹主任过来送,她忙不过来我就顶上。”

      萌萌妈妈在威海打工,租住在后峰西社区。3月10日下午,萌萌从老家回到威海时,她的妈妈已在工厂坚守,加班加点生产防疫物资,高铁站工作人员将萌萌送回后峰西社区。“孩子没见到妈妈有点恐慌,我们就先联系她妈妈安慰孩子,社区工作人员每天给孩子送饭。”邹艳萍说。

      在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谭晓靖给扬扬单独留出饭菜和饮料。“每到饭点,叔叔阿姨就给我打电话,都十几天了。”扬扬说。

      扬扬读高一,平时在学校寄宿,目前居家学习,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就被托付给社区。

      为了照顾好两个孩子,除了邹艳萍,其他社区工作人员也加入进来,组成了“临时妈妈队”。“当妈妈的,知道孩子这时候需要关怀,我们多做一点儿,让家长们安心。”邹艳萍说。

      起居学习“一条龙”

      ——这是胜似亲情的邻里情

      3月21日,是黄禹博在王新梅家生活的第13天。黄禹博的父母都是环翠区温泉镇卫生院的医生,疫情发生,夫妻二人连夜上了抗疫一线,家里留下了7岁的儿子。

      “他们头一天晚上走得,提前给我发了消息,在我家门口留下了钥匙。第二天一早,我就把孩子接来了。”王新梅说。

      这段时间,黄禹博得到了王新梅一家从生活起居到学习的“一条龙”照顾。生活中,王新梅事无巨细,做着可口的饭菜,白天陪着玩,晚上带着睡觉。“我平时也看孙女,两个孩子差不多大,能玩到一起去。”王新梅说。

      学习上也不忽视,黄禹博就读一年级,目前居家上网课,王新梅的儿子成了他的专属“辅导老师”,有什么问题都会解答。

      “一起来拔河吧。”这是王新梅和孩子们最近的娱乐方式。只见王新梅和两个孩子各在一侧,一声令下,双方互不相让。

      黄禹博经常想念在一线的父母,会在网课间隙打视频电话。王新梅每次都会陪着,说说孩子的近况,让孩子父母放心。“黄禹博和爸爸妈妈约定好了,等打败‘小怪兽’就回家团圆。”王新梅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于淑仪 刘鹏雪/文 纪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