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尽我所能,为第二家乡贡献一份力量”

2022-03-27 编辑: 时英艳

    白衣执甲,逆风而行。3月26日,是淄博援威流调队队员孟希返程的日子。

    一大早,孟希的微信消息一条接着一条:“希希,还在坚守,不能前来相送,一路顺风”“下次有机会,回威海我们再聚”……

    孟希(右一)与流调队员为威海加油鼓劲

    “很不舍,对我来说,这次驰援是来到了自己的‘第二家乡’。”挨个回复完信息,孟希说道。孟希从学校毕业后,曾在我市卫健系统工作过两年。去年8月底,她调回了淄博老家。这次驰援威海,对孟希来说意义非凡。

    “我要和曾经的同事朋友们并肩作战了。”孟希说,这是自己3月7日晚11时30分接到驰援任务时的第一反应。马上作好准备,凌晨出发,3月8日清晨,孟希和同行的11名队友以最快速度抵达威海,作为最早抵威的医疗队之一,他们迅速投身流调溯源工作中。

    如果说疫情防控是场“战争”,那流调队便是这场战争的“前线部队”。孟希说,她和队友们的任务,是追踪复原阳性病例行动轨迹,在最短时间内切断传播链。“一旦出现阳性报告,我们第一时间响应,马上赶赴现场,越早追踪到位,就能越早管控,更快地阻断后续传播。”

    考验流调队员的绝不只是速度。“我们面对的都是明确的阳性患者。”孟希说,为了尽可能全面详尽地了解阳性病例的行动轨迹,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他们都会赶往现场,与患者面对面交流。

    “回溯行程要做到所有行动轨迹的无缝衔接,时间精确到分甚至秒,我们要抽丝剥茧,保证密接者及次密接者不漏一个,相关人员和重点场所也要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在4小时内出具核心信息报告,12小时内出具流调报告。”孟希说,工作量远比呈现出来的轨迹要大得多、复杂得多。在顺利的情况下,和患者交流至少需要1个半小时,然后再将之整理成报告。

    从纷繁的信息流里厘清患者的传播链,在日夜不停的追问中摸清患者的行动轨迹,仔细甄别密切接触者。在威海18个日日夜夜里,孟希与威海的“战友”们并肩作战。“之前在威海工作所在的科室也是负责疾病预防控制,这些天,我们经常互发微信,一起加油打气。”孟希说。

    2020年初,因为喜欢威海,孟希将自己的工作第一站选择在威海。“回淄博时,想着有时间回威海和之前的同事朋友聚一聚,没想到第一次回来是因为疫情。虽然大家对接时,只是匆匆打过照面,但能感受到大家的心是在一起的。”孟希说,眼下,威海的同事们仍在为疫情扫尾继续坚守着,还没来得及在一起相聚。他们约定好,今年夏天她要回威海和大家再聚。

    如今,威海的疫情形势趋稳向好,生活秩序有序恢复,孟希说,“很荣幸能尽我所能,为我的第二家乡贡献一份力量。”(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张萌/文 朱春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