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威海14万多个单位或场所申领使用“公共场所码”

2022-04-06 编辑: 宋倩

      “您好,请扫一下这个二维码。”近期,每到一处公共场所,都会听到这样的提醒。连日来,扫码、测温、戴口罩成了各类公共场所标配,要进门先扫码,成了市民的习惯。

      公共场所“码先行”已成为习惯

      “请大家自觉扫码亮码。”4月2日上午,在家家悦蒿泊店入口,一位工作人员手持“场所码”迎接顾客,另一位工作人员引导顾客有序进入,公共场所码标识被张贴在三处醒目位置,顾客自觉举起手机扫码。

      “自复工以来,我们严格按要求做好防控工作,顾客亮码后,我们会仔细查验核酸采样次数,还叮嘱员工注意动态时间。如果发现红码,要求顾客就地等待,我们报告上级进行处理。”超市相关负责人说。

      不仅在商超实现“码先行”,随着个体商户复工,大街小巷的服装店、理发店等都在门上贴着醒目的“场所码”。

      “您好,请戴好口罩,让我看一下您的码。”在统一路Flower服装店,店主李雪守在门口,叮嘱客人亮码通行。“复工前,我们去社区打印了威海公共场所码,社区工作人员再三叮嘱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李雪说。

      店里的墙上张贴着《个体经营户承诺书》,李雪一直按照承诺书要求落实好各项工作,除了引导进店市民扫码,还备好了体温测量设备,并随时对高频接触的物体做好消杀工作。“只有做好疫情防控,我们小商户才能正常营业、正常发展,我会严格执行防疫措施,确保每一位顾客进店都扫码亮码。”李雪说。

      公共场所“守关”严,市民进门扫码成习惯。在居然悦购广场,四个入口处设置了两道“关卡”,第一道亮码,第二道测体温。在进入商场内购物前,市民均自觉佩戴好口罩,并主动用手机扫描“场所码”,完成“打卡”后进门,安保人员查验无异常后,才得以进入商场。

      在市民卢树军看来,这样的配置让人安心,“我已经习惯扫码亮码了,公共场所查得越严格,说明这里责任心越强,积极配合防疫工作,于人于己都有好处。”

      截至4月5日上午10时,全市共有146190个单位或场所申领使用威海公共场所码,累计完成扫描登记2671480人次。

      验码“辅导课”线上线下“送上门”

      “您知道验码要看什么、遇到红码人员该如何处置吗?不明白的地方我再给您讲讲。”4月2日上午9时,市商务局疫情防控督导组临港分组在家家悦蔄山镇二店来了场“辅导课”,宣传解释威海公共场所码措施,并发放威海公共场所码申领及使用明白纸,推进该码的应用。

      连日来,市商务局共派出8支“上门指导”队伍,指导督促门店申请、张贴、正确使用“威海公共场所码”。重点督导不张贴场所码、不查验扫码结果、不了解后续处理流程等问题及整改情况,并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及时发现、整改问题。

      二维码变“通行证”,让活动轨迹有迹可循的同时,也给部分市民带来困惑。“对于老人、孩子没有手机或者不方便使用手机的,我们和公共场所工作人员会帮助其代为填写相关信息,或进行纸质记录备份,帮助市民养成自觉扫码登记的好习惯。”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于振涛说。

      眼下,属地和行业主管部门纷纷下沉一线、宣传指导,严格督促公共场所执行扫码登记工作;另一方面,视频教学、发放明白纸、新媒体、热线答疑等宣传形式也相继“上线”,只为让广大市民、商户及一线工作人员真正清楚明白威海公共场所码,做到会用、会查、会处置。

      “出入公共场所扫码登记的目的在于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守护群众健康安全。”市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加大系统推广使用力度,目前已组织技术力量提供24小时线上、电话技术保障服务,解答基层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孙艺嘉 于淑仪/文 纪哲/图)